,像是多么亲昵的关系。
想想去年,裴寂昌在彭正铭家的院子里,顶撞廖志堂的时候,身份差距如无法逾越的鸿沟。
短短一年的时间,裴寂昌就完成了身份的三级跳,农民到乡镇企业,再到私企负责人。
而李唤平也匆匆赶来,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
在微弱的谈话中,其实刘生树、任庆光这几位,是非常紧张的,这可关乎他们的政治生涯。
关键在于,裴寂昌如何博弈。
而隋宇泽在以考验的心态,看待裴寂昌的表现,这位究竟有多大的能力。
至于隋青轻,双手托着下巴,一脸崇拜地望着裴寂昌。
“廖县长,一千人规模的大厂,可并不是玩笑话,这是我和周薄康,以及刘局长等同志们共同的努力方向,要尽心尽力解决县里知青的就业问题。”
裴寂昌的这句话,讲得非常漂亮,看似要解决大事,可都是虚的。
什么时候落实一千人的规模,并没有说明。
“呵呵呵,寂昌呀,我肯定会大力支持,这是咱们一起牵头的工作。”
廖志堂把自己参与进来,稍作思考后,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什么时候开始招工?咱们要尽快达到千人规模的标准,好提高发展。”
“廖县长,这千人规模的标准,只是小目标而已,咱们县还要优先富裕起来啊。”
裴寂昌依旧在含糊,讲场面话。
“哎呦。”
果然,把廖志堂逼急了,一下下敲着桌子,“寂昌,当下你能安排多少待业知青。”
“至少两百人起步,但千人的规模,是持续安置,就像我当初给你的承诺,会在两年之内达成,甚至时间更短。但是,我得向您要支持。”
裴寂昌正色,要提要求了。
“什么支持?”
廖志堂连忙问。
“工商方面,需要刘生树同志的工作支持,审计方面,同样需要李唤平的扶持。”
裴寂昌道。
“这都没问题。”
廖志堂真是在抢着答应,生怕裴寂昌反悔,其实这个条件,他早就给予承诺了。
当即,刘生树和李唤平,不由面露喜色,可任庆光的神情凝重。
“但是,廖县长,这千人厂的规模,还得再往地级市发展呀,后期需要扩建,我还是习惯跟自己的同志并肩作战。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任局长可给了不少帮助。”
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