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低语。
李云龙的名字,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敌后战场。
他成了传奇,成了英雄,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听说那李云龙,身高八尺,力能扛鼎,一顿能吃十斤肉!”
“放屁!我听说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专门来克制小鬼子的!”
“别瞎说!我表舅的三姨家的邻居的儿子就在独立团,他说李团长其实其实有三只眼睛,打起仗来,真他娘的像个疯子!”
各种各样的传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都指向一个核心:李云龙,是个狠人,是个能打胜仗的英雄。
独立团,也成了无数热血青年渴望加入的部队。
每天都有年轻人,不远千里,历经艰险,只为投奔独立团,追随李云龙,杀鬼子,保家卫国。
八路军的宣传部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民意,他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迅速行动起来。
平安县大捷的战报,被印成传单,秘密散发到各个根据地。
“京观”的照片,经过筛选和处理,也以特殊渠道,开始在更高层级和特定群体中流传。
那张李云龙站在京观前,脚踩着坂田联队联队旗的照片,更是被放大,张贴在一些隐蔽的宣传点。
视觉冲击力,远胜过任何文字描述。
照片中,李云龙的身影,如同战神降世,霸气凛然,而背后那堆积如山的鬼子头颅,则充满了震慑和复仇的快感。
国统区,也很快收到了消息。
山城。
潮湿闷热的空气,如同凝固了一般,让人喘不过气。
但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却比往日热闹了几分。
“听说了吗?敌后传来大捷!八路军在晋省平安县,全歼了鬼子一个联队!” 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真的假的?消息可靠吗?” 他的同伴一脸怀疑,国统区的报纸,每天都是“战略性转移”、“防御”、“曲线救国”之类的消息,好不容易听到一个“大捷”,反而不敢相信。
“可靠!绝对可靠!我有个亲戚在《大公报》当编辑,他偷偷告诉我的,说是八路军那边传来的消息,绝对错不了!” 中年人拍着胸脯保证。
“全歼一个联队…那可真是了不起啊!不知道是哪支部队,哪个将领,这么厉害?” 有人好奇地追问。
“好像是八路军129师的独立团,团长叫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