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傻笑,最后头没有磕,但跟新娘子分别给谢韶筠敬了一杯茶。
\n
*
\n
在乡下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朱思成送谢韶筠去山棉县看海。
\n
车停在两公里外。
\n
通往海岸的是一条窄窄的砖瓦小巷,过道两边密密麻麻的建筑,车辆无法行驶,只能下车步行。
\n
踩在微湿的青苔地面上,谢韶筠脑海里忽然冒出对这处环境地理位置模糊的路线图,前边,有一家买烟酒水果糖的铺子,左边是凉粉店……再往路口位置应该有一位穿民族服装的中年人卖搅搅糖。
\n
起初谢韶筠以为自己可能脑癌晚期糊涂了,结果行了二十米后,果然有一家年代感十足的烟酒铺,比记忆里更旧一些。
\n
路边卖搅搅糖的中年人变成了白发老人。
\n
谢韶筠神色怔忪,朱思成叫谢韶筠好几声,她才回神。
\n
“我好像,来过这里。”谢韶筠喃喃自语。
\n
“什么时候的事情。”朱思成问。
\n
谢韶筠想了想,脑袋里并没有具体记忆,只好说:“也有可能记错了。”
\n
大概实在病入膏肓了,她竟然对一个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有了意识游离的熟悉感。
\n
朱思成不以为意笑笑,殷勤为她介绍:“这里以前其实就是普通破旧的混混街,左边往前走是游戏机厅,右边有一家很大的黄色电影录像厅,街道尽头临海的位置,十几年前是座孤儿院。”
\n
朱思成说的这些谢韶筠脑海里仍有具象化的画面。
\n
随后她又听朱思成说:“不过海滨公园能建起来,还要多亏孤儿院里的孩子。”
\n
朱思成告诉谢韶筠,十几年前孤儿院其实是犯罪分子拐卖儿童的隐藏窝点,警方破案后,被拐卖的儿童送回家里,其中有个女孩长大后,把这块地买下来了,做了开发。
\n
话到这里,谢韶筠忽然明白为什么会有熟悉感了,唤出系统要求它把穿书剧情念一遍。
\n
朱思成忽然止住话头,脚步定在原地。
\n
谢韶筠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微微眯起了眼。
\n
前方路口靠廊檐外站着两人,朱思成咬牙切齿看的是简晴,谢韶筠第一眼看的是简晴旁边的池漪。
\n
回过神,谢韶筠没有叫系统继续念孤儿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