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什么情况下阶级的存在都是无法避免的,有阶级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一人的努力自然是比不过三代的累积。
但正常的阶级不应该是将跨越阶级的渠道更封锁死的,不应该是所有的资源都被特权阶级所占据的,不应该是底层人士办什么事腿都跑断都无法办妥,而权贵只要坐着动动嘴就能轻易处理。
越是盛世越是稳固,就越需要开放新的跃迁渠道,而不是处处限制处处愚昧,因为百姓一定会有觉醒的时候,更何况还是如今大明这样的多民族融合国家,越是盛世就越需要对权贵进行限制,更应该强调法律和规矩。
其他的例子不好提,但大明的情况不一样。
不说有周喻在,就是每一任的皇帝他都很清楚大明的立国根基在哪,只要没有昏庸之君那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就是必要的事情,一定不能只是简单的让百姓活下去这么简单。
终于,这个世界上逐渐出现了现代社会都有的一切,周喻就这样以一个超脱的旁观者视角静静看着这个世界一点点步入他所熟悉的那个模样。
最初轰鸣的蒸汽机渐渐被更安静内燃机取代,铺设完善铁轨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火车来往于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越来越多的马路出现,奔驰在马路上的东西从马车变成了小汽车。
从第一架飞机划破云层开始,天空就不再是鸟类的专属,距离不再是任何阻碍。
电视的出现让全世界远隔千山万水的百姓能够同步观看京城里的盛典。
然后是网络的诞生,从研究之初只是军事和科研机构内部的信息传输系统,但很快便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互联网。
曾经周喻经历过类似的变化,但那一次眼睛一闭一睁之间就跨越了数百年的时间,而这一次他是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变化,更是主动下场推动着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变革,其中的种种也着实让周喻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长生不是周喻最大的收获,真正的收获是作为长生者亲身经历的这一切,那种感觉很难用文字去描述,不是单纯的旁观者,也并非付出一切的亲历者,而是介于中间的那个位置。
科技的进步终于也到了需要更多更多人一起才能推动下去的情况,而这也到了周喻觉得合适的时候。
于是周喻将关押了三百多年的两人给放了出来,再一次的把他们放到了手术台上。
失去了很多东西的易小川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