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提供给那些宗亲?不过襄王并没有插话,他知道周喻肯定还有话没说。
“但是这些都不是无偿的,帮他们练兵也好,提供给他们武器装备也好,只要是一切有需要的都要他们自己出钱,只要他们拿得出钱火器大炮铁甲船朕什么都可以给他们。”
襄王一怔,出钱?
出钱倒也应该,只是……
襄王询问:“皇上,可要是有这么一支大军,未来可还是他们自己的吗?”
“至少在封地稳定之前名义上可以是他们的。”周喻笑了笑,道:“和郑王荆王一样,朕只允许他们保留五千人的卫队,剩下的需要全部交给朝廷。”
这就是军事资本化,也是整个海外藩地制度的其中一个环节。
海外藩地制度是周喻将前朝刺史制度和未来殖民地制度结合起来弄出来的一套新东西,这里面参考了很多各个时代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大航海时代的东印度公司,海外的飞地管理等等,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未来所有封地的商业化管理等等。
让这些宗室自己出钱替朝廷练兵甚至是制造铁甲船也不过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被分封出去不代表就能脱离朝廷的管控。
襄王听到周喻说哪怕出了钱也只能有五千人的卫队,襄王立刻就开口道:“皇上,但要是他们只愿意出武装培养五千人的钱呢?”
周喻道:“那朝廷能给的帮助也就只有这些了,这也就是未来是等着朕来分封还是自己主动去争取更好封地的差别,现在的这些藩王手里也有一些手里的卫队已经超过了五千人,这是朕绝对不能允许的,想要暂时保留就必须出钱。”
一方面要让这些藩王自己出钱训练新军,有多少人就出多少人的钱,一方面还要让他们主动将自己的卫队裁剪到只有五千人的规模,这是一种很特别的限制,有钱的可以多训更多的新军,没钱的甚至可能都拿不出五千人的训练费用。
能不能超出五千这个数完全就要能拿出多少钱来,这看着好像是在收刮宗室,但情况就是要让这些吃了这么多年干饭的宗室掏钱出来,倾囊而出为大明海外扩张贡献出他们所有的积累。
周喻这是将宗室视为大型的海外投资商,而朝廷则扮演着技术提供方和风险管理的角色。
宗室们想要那块世袭领地的大饼就必须先为此付出代价,等到自己出钱拿下了封地之后还得和旧港宣慰司和庆州道都护府一样上税继续拿钱给朝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