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在奏折中说明了现在庞大的宗室开支已成为大明的巨大负担。
而且还参了好些人,列举了不少宗室拿钱还要乱来不干正事的例子,请求周喻彻底废除这项祖制以此减轻国库压力,这一条触及宗室根本利益的提议是由现在他们这些宗室中影响力最大的人来提出,硬是震撼了相当多的人。
第二条就是他们希望恢复藩王制度,以郑王为例建立一套全新的总督制度。
不是和过去一样的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是效仿郑王在旧港宣慰司的模式,只有行政权力没有调动驻军的权力,藩王被授予实权但职责明确,主要充当吉祥物的同时还要负责边疆治理。
这种新制度下的藩王就不再会有那种坐享俸禄的人,做得不好自然就会有他人顶上,而同样的也能和以前的藩王一样作为大明的镇守守护地方。
如今郑王的情况确实让人眼红,赚的盆满钵满,而新的总督人选暗中也已经确定了会是荆王,即将赴任庆州道都护府。
这两条建议十分精妙,一边狠狠的削了宗室一头,一边又给所有的宗室画了一张大饼,有人已经吃到的大饼,守着现在的利益和博取更大的利益两边自然也会有人摇摆不定。
周喻一开始并没有答应,可襄王等人连续上奏后周喻最终也答应下来,完全废除宗室赡养不可行,只是定下从今以后会有一个定数用来赡养宗室,按照每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来算,而且还加入了五代的限制。
从第五代宗亲开始将不会纳入到赡养范围内,这样的话倒也足以保证现在的宗室还能非常好的活着,不一定比得上以前但也不会太差,从长远来看对于宗室的冲击绝对是巨大的,迫使后代宗亲必须另谋生路否则便会沦为普通百姓,变相的逼迫这些人主动站出来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里的责任就是殖民地开拓,也就是第二条提到的新藩王制度,所以襄王等人提出的第二条周喻也只是修改了一点点然后就同意下来。
而襄王等人要是没有周喻的示意又怎么可能会上奏这样的折子,但有了他们分担火力,有郑王荆王两人作为榜样,相信其他的宗室王爷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选择。
想要反对也没用,宗室里四个最大的都已经彻底站在了周喻这边,反对就是谋反,谋反就要被杀,一时间诸多宗室皆有人来到京城,一边明面上表示支持一边在暗里联系襄王等人想要请教一条明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这条明路周喻还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