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永乐皇帝明白这点,这把刀也能伤到他,可是用了皇帝的刀更长,可以直接把刀放在那些人的脖子上强迫那些人,但他没能抓住那把刀的握柄只是让那把刀变得顿挫了一些。
后面的皇帝大概没有一个人明白这点,仁宗或许明白,但是他死得太早了。
宣宗那是彻底不明白,而堡宗就更什么都不懂了。
只有读书人,只有世家士族才能协助治理天下的荒谬言论就这么出现了。
但现在又多了一个明白的皇帝,而且这个皇帝和以前的皇帝都不一样,这个皇帝准备把用刀的人和刀全给废了,但是现在竟然还人能够看出这些,或许是因为谁也不敢想会有一个皇帝准备将天下士族全部给屠了吧。
他什么都懂,用送上去的军功来分化了已经进入朝堂的读书人,用爵位来分化了那些世家士族,就连他这个天下读书人之首的首辅于谦于大人都难逃掌心。
而且于谦还知道一点,那就是为了天下的士族豪族根本就不可能有反抗的力量,甚至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还会主动改变自己的成分将原本一条阵线的人撕碎送给皇帝,匍匐在皇帝的面前高呼万岁,永远成为皇室的看门狗,而这一天也用不了多久了。
于谦看着认真处理政务的皇帝心里也轻轻叹了口气,未来那个最大的看门狗恐怕就是他于谦,是他于谦的后代是未来必将昌盛的于家。
………………
赵要和兴安带着人紧赶慢赶的来到了一个群山环绕之处,山中有路亦有歇脚的亭子。
已经连续赶路多日的兴安虽然年轻可也显得是有些疲惫了,毕竟作为宦官细皮嫩肉的是真没办法和东厂的番子比较,倒是赵要看上去明显要正常不少。
刚喝了一口茶水兴安就苦着脸对着赵要小声的念叨起来:“我的老祖宗啊,那地方还有多远才到啊,再这么下去我屁股都要被磨烂了。”
赵要看了看兴安轻轻摇头:“你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给皇上好好办差,想想那郑和太监七下西洋也没说过一声苦累,你不过是从北京来到了长安怎得就开始叫苦起来。”
这话让兴安有些悻悻的低下头:“我这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
赵要摇摇头看向不远处的山峰,眼中闪过一抹回忆:“就快到了。”
兴安点点头:“老祖宗,以前就传闻始皇帝的陵就在这骊山之中是不是真的,天宫就是始皇陵吗?是不是当时真的有数十万秦军陪葬啊。”
赵要放下杯子呸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