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只能把枪口对准其他的人,而且周喻才是那个能给所有人上升渠道的根本,不变的东西迟早是要被毁灭的,只有变只有流动,只有运转的东西才能维持得更加的长久。
这一次所有上书的人周喻都全部记在了小本本里,哪些支持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是真的为了朝廷为了百姓而提意见周喻都心里有数,只等着有机会再慢慢的清算。
……………………………………
一年的时间过去,第一批以福建扩散种植的土豆番薯也有了巨大的收获,如今五谷的产量还不过四百左右的时候,一种能够亩产达到一千二百以上以上产量的作物忽然出现,这并不亚于在现代世界中丢下一颗原子弹带来的震撼。
在朝廷没有任何进行强迫种植的情况下,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土豆就被扩散到了整个大明的土地上,而至于怎么种也在口口相传之下传遍各地,另外就是不少去到皇庄种地的农户在得到了一笔赏钱之后又被迁回了原地,成为了周边十里八乡农户的种植带头人,天天有厂卫盯着的那种。
之所以花了一年时间才种出第一批番薯和土豆,是因为在正式扩大规模种植之前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得做,为此周喻甚至还在新的皇家工坊和医药坊的附近又新建了一个农业院,之后第一批番薯和土豆能够得到巨大的收获农业院和赵要的付出功不可没。
这种如同狂风过境的扩散方式根本连阻拦都做不到,各地到处都在种植番薯土豆。
但转眼间各地的皇庄又开始种起了之前的东西,北方小麦南方水稻的又开始栽种起来。
一些聪明的世家豪族也好像是看出来了什么,学着皇庄把部分土地换成土豆番薯进行种植,剩下的原来种什么之后就继续种什么,隐约能够感觉到什么但仔细一想却又想不明白。
就连活了两千年的赵要也看不明白周喻为什么又不让皇庄继续栽种土豆和番薯,明明举国上下全部种土豆番薯才能最快的解决饥饿的问题,而且农业院已经解决了种植土豆的一系列问题,还拿出了一份所谓的标准种植法出来,可以说已经是能具备了彻底铺开将其转变为主食的一切基础。
但偏偏周喻就在这一骑绝尘的快车上忽然踩了一脚刹车,很多人都看不明白。
赵要不问,但他会怂恿别人去问,兴安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最后还是把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上,皇上既然准备将粮食全部纳入朝廷的管控那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