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的理解,云淡风轻的意境里,却是恒久的忍耐。
\n
“那不负少年意呢?”
\n
江晚云看着她,泪水潸然落下。她想起那天,少年不可一世的陈词——
\n
那天访谈过后,老教授兴趣之至和来自异国的学生们讲起悲剧,她也凭借对翻译原文的记忆,一字不落的翻译:
\n
“阿摩司奥兹说过,悲剧只有两种终结方式:一是莎士比亚式,一是契诃夫式。莎士比亚式的悲剧结束时,尽管天空上也许盘旋着某种正义,舞台上却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与之相反的是契诃夫式的悲剧,结尾时每一个人都感到幻灭、苦涩、心碎、失望、精疲力竭,但是都还活着。说说你们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什么成就了悲剧。”
\n
有学生说“正义”,有学生聊“死亡”,也有悟性强的,把二者结合起来说起戏剧性冲突,只有林清岁思考许久,给出一个别出心裁的答案:
\n
“我觉得重点在结局。”
\n
她那时被林清岁好看的眉眼和不凡的气质吸引,一时间对望,就忘了是不是有翻译给老教授听,只记得她说:
\n
“因为只有真正画上句号的那一刻,悲剧才能成啊。不然不管过程怎么痛苦,怎么绝望,只要作者还没有停笔,都有可能逆转结局,把悲熬成喜。”
\n
她感到惊奇,不仅仅因为她这些话。老教授面前,是个人都伪装几分深沉,只有林清岁不加修饰,不经打磨。
\n
至于被她在十六七岁少年说出来的话,居然真的在往后的人生态度中达到知行合一打动得一塌糊涂,那都是后话了。只说那一刻,林清岁宛如在她死寂的心池中扔进一颗石子,无关轻重,却着实惊起过一阵波澜。
\n
不负少年意,是不负少年口中生生不息的希望。可她明明写下那句话,却还是差点负了她。
\n
“清岁,对不起。
\n
不过,我会补偿你。”
\n
林清岁茫然不知,不知道江晚云为何道歉,补偿什么,又如何补偿。想来是还在为她之前说那句“苦命”自责?
\n
但她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清楚,江晚云已然拥着她绵绵落吻,她背靠着江晚云的怀抱,无所适从,无力发挥,想翻起身来归正到自己的位置,却仰靠在她的温柔里,越来越沉醉。
\n
床头木板吱嘎作响,是她急切地推着自己往江晚云怀间靠拢,可江晚云总是清风般柔柔抚慰她,亲吻耳鬓的同时,臂弯贴合着她,把那胡乱摸寻的手规矩起来,软和的手心覆着她的手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