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制造等。不得不说,糜竺极具管理才能,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张铮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越来越好,钱粮日益充足,仓库中堆满了粮食和物资,武器甲胄的制造也井然有序,人送外号“并州财神爷”。
陈登闻言,不禁调侃道:“那你这个财神爷这次可要大出血了。”众人听闻,皆相视一笑,紧张严肃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些许。
一番商议之后,众人意见逐渐统一。张铮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最终做出决定。他当即修书一封,以飞鸽传书送往渔阳,告知高顺和沮授可依既定计划出兵。
信中详细阐述了此次行动的战略部署和注意事项,言辞坚定而有力。一只矫健的信鸽扑闪着翅膀,带着这封承载着重大使命的信件,向着渔阳的方向飞去。
没过多久,一只信鸽扑闪着矫健的翅膀,冲破云层,稳稳落在渔阳的军营中。高顺接过从信鸽腿上解下的密信,迅速展开阅读,只见信上是张铮那熟悉刚劲的笔迹,同意了此次东征公孙瓒的计划。高顺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收到回令后,高顺和沮授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召集张辽等一众将领,齐聚在军营地的帅帐内。
帅帐中,烛火摇曳,气氛凝重而热烈。高顺目光如炬,神色坚定地扫视着众人,沉声道:“大哥已经同意我们东征公孙瓒,为刘刺史报仇!”此言一出,帐内瞬间炸开了锅。众人听完兴奋不已,尤其是刘虞旧部的几人,眼眶瞬间红了,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他们想起刘虞的音容笑貌,想起他对百姓的仁爱,想起他在幽州的种种善政,如今终于有机会为其报仇雪恨,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简直无法言表。
紧接着,筹备工作全面展开,整个军营都陷入了一片紧张忙碌的氛围之中。军械库内,工匠们挥汗如雨,刀枪剑戟等兵器被一一取出,放置在打磨台上。工匠们双手紧握磨石,一下又一下地用力打磨。
打磨过后的兵器寒光逼人,刃口锋利无比,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残酷。弓弩手们则围聚在一起,反复测试着弓弦的韧性。他们将弓弦拉至满弓,仔细观察着弓弦的状态,时而调整一下弓弦的松紧度,确保每一支箭矢都能在射出时拥有最佳的初速度和准确性,能够精准命中目标。
军需官那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穿梭在堆积如山的粮草间,认真细致地清点着每一袋粟米、每一车干粮。粟米颗粒饱满,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干粮被精心包装,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些粮草将是前线将士们的生命保障,每一份都承载着后方百姓的期望和支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