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祖上搞的难受异常,镇中匠街已经有了铺子,除了前院有土地菜园,后面都是碎石石坑,卖不上价,也没有富商买去盖房。谁家敢把宅子盖在两庙之间?
交割金钱,取得地房契,镇中官府换了名字交了税款。这间铺子就归了南奕,铁铺匠书人家带走了,想要开铺子就要重新申请,于是南奕上下打点弄了一个农书。买卖奇花异草。
三年行走,南奕在平原山地弄了不少的此界花草树木,已经弄了不少的改良品种。景观树木,清香花草。至于此界灵花异果,也是移植繁育。
所有手续跑完,南奕背着行囊来到自己的房舍,花街白日清静,尽头处道路收窄勉强一车可行,微微上坡的道路因势而建,竹林盘踞遮了小路,要不是两庙中间,此地必然是一个清幽雅芝的大青楼。
踏径而行,竹林之中转了两个弯,眼前宽阔,地面经过平整,虽然是碎石铺地却也能停下七八车马。这块地和竹林都是南奕的,一条碎石板铺成的丁字路,横路上接文庙,下接海神庙。碎石高墙正对南奕是三间铺面,如今木板封门静悄悄的。主家本来以为下面商街上面文庙人流多可以有生意,却是发现人流不少,却是路过。不管是文士商人,皆是去花街寻乐,你个铁铺有什么可看的?
三间铺面右边石墙之上有个小门,打开铜锁推开吱吱嘎嘎响的木门,门框有些腐朽,得更换了。
没有荒草遍地,因为皆是碎石地面,最多的就是青苔。
这院子很有意思,打开小门眼前是不小的空地,半个店铺在左边,前行几步就可见全貌,一排五间正房,左右没有院墙,因为前面店铺左右的围墙已经圈起所有。
也就是说店铺后面不远孤零零一排住房,两侧后面都是空旷的碎石石坑。
南奕绕过正房看向后面从山体挖进去的采石地。差不多有十几亩的空场,百年采石不是开玩笑,地面并不平整,坑坑洼洼的有七八个大坑小坑更多,如今积满碧绿池水。
尽头采石留下的十几米高的石壁,左右剩余的山体遮住高地的窥探。
这里要不好好收拾一下真的没法经营,首先池塘就不需要这么多,活水挖井不可能,只能自己想办法从远处山间泉想办法。
地面需要平整清理铺上泥土,排水也是重点,采石停止的原因是挖到了山间裂缝洞穴,虽然不大怕山塌就放弃了采石。还有一个就是暴雨之时会有地水从破开的石隙喷出。
虽然问题多多,改造一下也不是不行,只不过不能露出太大的动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