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其余人把亏空补上,就收场了。
\n
对此,单不器十分平静,或许说他一直情绪平淡,“殿下选择那个时机走这步棋的时候,应该就能料到,切不中要害。”
\n
李羡讪笑,“玉容是在怨我操之过急,一切付之东流吗?”
\n
在整件事的调查搜集上,单不器花的心思才是最多的,却换来这样潦草的结局,多少会有些怨念吧,也以为他是为红颜不顾大局。
\n
单不器自觉没立场说什么“英雄气短,女儿情长”这样的大话,也没那么在意。他现在所行,也不过是为了让安乐不要活在谋逆的阴影下——当年李羡被废、王皇后自尽,留安乐一个岌岌可危,整日诚惶诚恐,日渐瘦削,又是何其可怜。
\n
单不器自嘲似的摇头,“殿下行事,自有道理。不器所为,皆为本分。况且定国公在朝中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需要一步步来。经过这件事,总归也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再明目张胆贪赃枉法了。”
\n
李羡点头,又拢眉,“不过这胡桓进犯得也太是时候了。朝中刚要整顿贪污,边境就开始不太平。”
\n
“自从六年前主和的纳仁可汗病逝,弟弟阿日斯兰继位,胡桓部就时不时南下掠夺边境。近几年尤甚。”单不器解释道。
\n
“阿日斯兰,”李羡念道,“也算故人了。”
\n
“是啊,”单不器戏谑,“殿下当年似乎还骂过他吧。”
\n
胡桓兴于西北草原,民风彪悍,内部的争斗也一直很激烈。八年前,胡桓老可汗猝然离世,几个儿子为了可汗位争夺不休。天赐良机,王氏趁势兴兵,大获全胜。定国公也在这场战役中崭露头角。后来纳仁可汗乱中继位,派遣使团和大景讲和。使团长正是阿日斯兰。
\n
阿日斯兰以战败之姿讲和,还要求大景赐美女、财帛。十四岁的李羡当堂愤斥其恬不知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