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给汉子敷药,一边解释:“你这是被蜂毒引动了外感,荆芥穗配防风,能散风邪;生姜温胃,防它辛散太过。这就叫‘表里兼顾’。”他指尖按在汉子太阳穴上轻轻揉着,“孙掌柜的黄连是苦寒药,你本就受了风,再用寒药,怕是要引邪入里。”
药煎好时,雨势小了些。汉子喝下药汤,不过半盏茶的功夫,竟打了个响亮的喷嚏,额头的冷汗渐渐收了。“身上松快多了!”他咂咂嘴,“这药味冲是冲,喝下去浑身暖洋洋的。”
孙玉国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甩了甩袖子:“不过是碰运气!”转身往外走时,故意撞翻了墙角的药篓,半篓荆芥穗撒在泥水里。
“你!”王雪气得脸通红,正要上前理论,被王宁拉住。他弯腰捡起沾泥的穗子,对那汉子媳妇道:“剩下的药渣别扔,加水熬了洗疹子,能止痒。记得让他避风,荆芥穗虽能透疹,可刚发汗,再受了风,怕是要反复。”
等众人散去,王雪蹲在地上捡穗子,眼泪掉在泥水里:“哥,孙玉国就是故意的!他明知道咱们靠这荆芥穗周转,去年他进的陈穗药性弱,治坏了张屠户的风寒,现在还记恨着呢。”
王宁把干净的穗子重新摊开,阳光恰好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得花穗上的水珠亮晶晶的。“药性骗不了人。”他望着远处济世堂的幌子,“张屠户后来不还是来咱们这儿,用荆芥穗配金银花,三剂就好了?孙玉国只知荆芥穗能解表,却不知它‘温而不燥,散而不伤’,配伍得好,风寒风热都能用。”
正说着,张娜端着刚蒸好的槐花糕从里屋出来,围裙上沾着面粉:“别气了,钱老板刚才差人来说,下午带新客商来看看咱们的荆芥穗。”她把糕递给王雪一块,“你哥说的是,这药材就像人,得懂它的性子才能用好。”
王雪咬了口糕,甜香混着院里的药香,心里舒坦了些。檐角的雨停了,风一吹,晒架上的荆芥穗轻轻摇晃,辛香漫开来,像是在说,有些东西,任凭风雨折腾,骨子里的劲儿是散不了的。
这时,护道者林婉儿挑着药篓从后门进来,篓里是刚采的蒲公英和连翘。“王大哥,山里潮,荆芥穗还够吗?”她抹了把额角的汗,“我见坡上还有几丛,就是长得矮些。”
王宁眼睛一亮:“矮些不怕,只要穗子饱满。走,咱们明天一早去采,正好给张阳药师备着——他前儿说要配消疮的方子,缺好荆芥穗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暮色漫进百草堂时,王宁把晒得半干的荆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