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拯的回答竟是如此。
他拒绝了所有的封赏,只请求皇上的信任?
在场的百官感到既困惑又有些好笑,难道皇上对他的信任还不够充分吗?
纵观历史,还有哪位皇帝对臣子的信任能与皇上和包拯之间的信任相提并论?
赵祯郑重地说:“朕以天为誓,只要大宋江山存在一天,就没有人能撼动包卿的地位,朕可以赐予你丹书铁券!”
听到这里,包拯不禁笑了:“陛下误会了,我所指的信任并非这些,而是对我的治国理念的信任。”
“我致力于变法图强,但我的许多理念难以被陛下和百官所理解,因此推行起来常常遭遇重重阻碍。”
“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众多质疑,这严重阻碍了国家的进步。”
“我所期望的,是陛下能够坚定不移地信任我所推行的政策。”
“不知陛下是否信任我?”
在过去,赵祯可能不会同意。
这几乎等同于将国家的命运全权托付给包拯,任何一位君主都不会轻易冒这个险。
但现在,赵祯已被包拯卓越的才能深深折服。
每当他选择信任包拯,事情总是进展得异常顺利,大宋的国力也在稳步提升。
例如,在对外作战方面。
赵祯以往总是优柔寡断,各种猜疑,导致朝廷屡屡受挫,走了不少弯路。
每当他不支持包拯的理念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反,只要相信包拯,就能无往不利。
特别是在现在,随着蒸汽机的出世,赵祯对包拯的能力再也没有任何怀疑了。
“朕若不相信包卿,又岂能支持包拯的工业革命,朕答应你便是。”
“谢陛下!”
百官见皇上对包拯信任如此,心中叹气不已,今后这个朝堂,将再无他们的发言权了,是包拯的一言堂。
赵祯没有理会百官:“包卿凭借一己之力打造出蒸汽纺纱机,可喜可贺,朕准备摆宴庆功!”
包拯笑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作坊还需要大笔的银子,还是不要铺张浪费,将钱省下来搞建设吧!”
赵祯听罢,脸上微微一红,“包卿说得在理,是朕的不是了。”
“臣不敢!”包拯道,“陛下,时辰不早了,回京吧!余下的事情,交给开封府和工部便是。”
“唔!”赵祯点点头,吩咐工部尽快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