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浩浩大的工程,怎能是开玩笑。”
“……”
一统议论后,富商和地主们又一次问道:“包大人,朝廷当真有把握能制造出蒸汽机来?”
“当然!”包拯斩钉截铁地说道,“早在多年以前,本府便已经开始对蒸汽机深入研究,本府有十成的把握。”
“若非如此,皇上又怎会批准?”
“经本府粗略计算,光是初步的投资至少需要两亿两白银。”
“什么?”各大富商和地主都惊呆了,有的瞪大眼珠,有的伸长了舌头。
两……两亿两白银?
朝廷这次是下了血本啊!
是怎么舍得的。
富商和地主也不傻,为了蒸汽机,朝廷既然敢花这么大的代价,足以说明将来的利润绝对不会低。
想到这里,富商们的胃口已经被彻底调动了起来,要是错过这次机会的话,以后想赚大钱,只怕是难了。
京城的各大富商和地主都不是傻子,均懂得抓住机遇,尤其是富商,常年在外经商,当然能捕捉风向。
“包大人,草民倒是可以投钱,但草民冒昧问一下,蒸汽机打造出来,投入生产后,能有多少利润?”
“这个问题问得好!”包拯一笑,“利润乃是由成本和生产效率所决定。如今朝廷刚刚投入建设,成本自然是要大很多。”
“至于生产效率,就拿蒸汽纺纱机和当下的普通手工纺纱机来举例。”
“家庭民妇每天织布不到一匹,作坊的妇女,每天可织布一匹到两匹。”
“然而,蒸汽纺纱机,按照五个时辰来计算,每天纺纱至少五十匹以上,只会多不会少。”
在场的富商和地主又啊了一声,一个个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十匹以上,这怎么可能?
一台蒸汽纺纱机的纺织效率是普通机器的纺织效率的五十倍以上?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物?
若当真能有这样的效率,岂不是一本万利?
“包大人不会开玩笑吧?”
“本官没工夫和你们开玩笑。”包拯道,“否则,本府岂敢夸口,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本府这是在给诸位赚钱的机会,诸位自己看着办吧!”
“诸位股份的份额多少直接决定了将来的分红多少,乃至影响今后在公司的地位和话语权,股份占比最大的股东,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和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