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兑换生产线。
也是为了未来大夏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准备。
如此多的工业化产品生产线奠定基础,加上将来培养的大量技术人员。
杨成相信。
不出十年,大夏国的工业化水平一定能够进入到蓝星的顶尖水平。
从此整个大夏国也不再是落后的农业国。
而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的进程是十分漫长的,往往诸如殴州各强国以及东瀛国。
都是经过了上百年的积累,才实现了如今的工业化。
而杨成则是用着从系统当中兑换出来的物资。
帮助大夏国大大的缩短了这一时间。
杨成兑换的这些生产线准备集中投放在燕京和津市以及整个燕北省一带。
准备打造产业集聚的优势。
依靠着津市优良的港口,生产出来的物资可以走海运运往整个大夏国乃至整个蓝星。
而如此多的生产线的投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恰巧。
豫南省的大旱,导致了数百万需要救济的灾民即将涌入燕北省。
如此多的灾民,显然并不会全部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
也有很大一部分会被投入到各个生产线当中。
如此一来,整个燕北省新投入的产业,工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豫南省大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前期,杨成并不会关注各个产品的生产线的产量及进度。
主要还是会以培养人才为主。
等到有了充分的技术人才储备,才会进一步追求产量。
特别是如钢铁石油这种基础原材料产业。
杨成更是一口气分别兑换了整整100套生产线。
药品生产线也是兑换了多达三十条生产线。
钢铁、石油、药品,这些都是目前这个时期蓝星最需要的物资。
也是各行各业产品的最基础原材料。
至于铁矿石和石油等原料。
从倭军那边劫掠而来,以及东三省和燕北省勘探出来的铁矿、油井之类的可以满足短期的需要。
等到用完之后,杨成预计着龙魂军早已经出海。
在整个蓝星各个大洲去寻找原料了。
而这一口气兑换来的各个医院以及各个军官指挥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