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地方走。
一路走着,但见群山连绵,犹如长龙横卧。
再次扫了这东西走向的连山几眼之后,姐妹俩分别折了两根手拇头大小的长棒,作为防身武器,然后,再缓缓地自西往东走。为了不惹人耳目,行走之时,姐妹俩都下意识地靠近北边,让那些花草树木,能够起到一点掩护的作用。
再走了一刻钟左右,姐妹俩像是发现了一点“蹊跷”之处。
原来,偏左一侧的草木,显得稍稍低矮了些,而且,还隐隐地显出一点曾经有人走过的迹象。
对视一眼之后,姐妹俩握紧手中的齐眉棒,压低步子,向北走去。
一连好几个时辰,都没见到一个大活人了,这一刻,姐妹俩的心里,对于可能存在的人间气息,不时涌上了某种莫名的依恋。
再走出数十步之后,姐妹俩确信,这确实是一条小路,走向山边的一条小路。至于小路的尽头处是什么,倒是不必太在意,因为,她们也想清楚了,有些事情,自己是不能预料得到的,甚至也是无力改变的。不过,脚下既然有路,多走几步,一探究竟,那又何妨呢?
再走出数十丈之后,山体巍峨,犹如屏障,已经是不能再往前走了。
真要再往前,那就不是走路,而是攀爬了。
这一刻,一尊观音菩萨的塑像,赫然就在眼前!
望着这观音菩萨的塑像,姐妹俩的心里,一时唏嘘感慨不已:此前一路走来,戒备森严,如履薄冰。如今看来,倒是有点做作了。对于观音菩萨,我们也不至于太陌生。而这一带的人们,他们为什么要在此处立一个菩萨的塑像,也是不难理解的吧?因为,就在这尘世间,有着太多的痛苦磨难,人们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就把希望寄托于菩萨。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所求”了。
或许,也有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就算你诚心相求,也不见得就有用,就会灵验。
这句话,又该怎样说呢?
如果你不求,就相当于把所有的重担,就压在你一个人的肩上,你未必就撑得住、扛得住啊!
或许,求不求是你的事,应不应是菩萨的事。
如此看来,这求神拜菩萨,更像是某种心理上的暗示:反正我也诚心求过了,这菩萨不应,我也没办法吧?这样一来,心里的负担,似乎就轻了一点;就算是以后回想起来,心里似乎也会好受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