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念几句‘人之初,性本善’,如今想来,这些是非善恶,多半还是后天形成的。嗯,也就是说,如何看待万物世事,人啊,还是从自己目前的处境出发的,都有着趋利避害的一面……”
点了点头之后,徐海韬这样说道:“昭婷啊,你的那一句趋利避害,也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按照目前的这种局势,那些王公贵族,总还是心存侥幸,总还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还是想着如何延续自己的特权?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他们从清秋大梦之中清醒过来,看清形势,择善而从……”
“哦,也就是说,要让他们听得懂我们的话语,看得清大势,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赵昭婷接了这样一句。
转头望向徐海韬之时,却见对方只是浓眉紧锁,似乎在寻思着一些什么事情。暗暗地吸了一口长气之后,赵昭婷的思绪,霎时就像潮水奔涌了:徐大哥一时没接我的话语,自然不是没听清,而是,对于他来说,事情的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在作出决定之前,他需要权衡一番,需要做出最为明智、得体的选择。毕竟,我们此行,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我们是为了一个极为重大的使命,才到这直隶来的。
这直隶,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皇城脚下了。对于我们盟会来说,按照目前的局势,我方的势力,还是较为弱小的。因此,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确实需要审时度势,三思而后行。
按照常理,民国成立了,我们应该欢欣鼓舞,大举庆祝一下的。然而,江南那一边,自然可以做得到;在这江北,却是难以实现的了。这北方,一向都是清廷的重地,我方的势力,一直都是受到打压的。
其实,对于我们这几个人来说,由于肩负重任,目前,还是要格外小心谨慎的。目前,还不到大肆庆祝的时候。
记得,决定北行之前,我们也曾经站在离总督府不远的地方,注视了好一阵子。是啊,当初,我们的举事,与那总督府,似乎有着某种不解之缘。首先就是,在金陵城,巡抚与总督不合,我们的策略,大体上就是,尽量争取巡抚,让他站到我们这一边来,以此来孤立总督府。此刻想来,这样的决策,还是切实有效的。因为,我们此后能够掌握的那些新军,主要就是巡抚大人的手下。其中,也包含了赵声等同仁的不懈努力。
在那种时候,那个总督府,就不光光只是几间屋子,它更是守旧势力的象征。甚至,我和徐海韬还说起过,好几十年之前的刺马案。确实,在当时,我也曾这样想,如果能够解决总督,那么,这整个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