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指望太多。于是,当这一切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那么,这位袁大人袖手旁观的背后,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呢?其一,他多半是把北洋军看做自己的私人武装了。因此,他不想为金陵城的得失,折损自己的力量。是啊,这金陵城又不是他家的,他又何必甘冒大险呢?于是,当总督府里的那些头头脑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了,他也只是发出一封不咸不淡的密电,“东南半壁,悉赖我公”云云。不难想象,如果袁大人就在眼前,总督府的那些头头脑脑,多半就会指着对方的鼻子怒吼起来了。更要命的是,敌方的舰艇,也在这时候阵前起义。这样一来,两江总督府,大势已去。
大致梳理一番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当初,我方的决策,还是极为明智,破有远见的。那么,袁大人这样做,究竟是何用意呢?最为明显的一点,应该就是,清廷的愚忠者,这下可要看清楚了,我老袁不点头,不出手,这金陵城也就陷落了。以后,你们再想着什么事情,再作什么打算,可不能再撇开我,可不能再一意孤行了。
简单地说,这位袁大人,自忖实力雄厚,已经开始拥兵自重了。
当然,头脑冷静下来之后,我们还是觉得,不管怎么样,袁大人这样做,客观上还是有利于我方的。只是,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还需进一步观察。是啊,这个人的心思,确实有点难以揣度。对于两江总督,她确实可以不屑一顾。要说官职,他是内阁总理大臣,位极人臣,自然不会受地方总督的节制。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金陵城告急,总督府里的那些人,自然也会想起,应该向朝廷求救了吧?如果真是这样,朝廷就不会向袁大人下命令,或者是施压吗?
再往下想,就有点难以想象了?如果真有朝廷方面的急电,袁大人多半会搪塞一番:我这边,也脱不了身啊!你们也看到了,湖北这一边的战事,正呈胶着状态。我呢,心有余而力不足。金陵城那边,就让他们好自为之,自求多福吧?
果真如此的话,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在湖北前线,北洋系的军队,为什么会进攻乏力了?因为,对于胜负,他们是无所谓的。
袁大人所做的这一切,看似难以索解。然而,如果能够深入他的内心世界,一些线索,还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说他是在演戏,那么,到底是在演给谁看呢?我们盟会,清廷,列强?或是兼而有之?
反正,到了这一步,各方势力都已经意识到,不管怎样说,这北洋系,确实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