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域特质与生态狂想】
熵潮荒界(欧米伽界):
- 物理法则:空间是沸腾的“叙事汤”,由无数坍缩/膨胀的可能性泡沫构成,物理定律随最近的未完成故事实时改写。生物形态是“动态叙事体”,能根据自身未实现的梦想进化出临时器官——诗人会长出羽毛笔状的触须,科学家会分裂出量子大脑的多面体形态,死亡是“叙事线断更”的自然结果。
- 社会结构:没有固定领袖,由“混沌议会”集体决策,成员是从可能性泡沫中诞生的“原初叙事体”。核心地标是“狂想尖碑”,由所有未被选择的故事分支凝聚而成,表面不断生长出未完成的诗句、废弃的科学公式、破碎的情书片段。
- 核心矛盾:艾莉拉的熵值法则导致界域出现“有序化感染”——12%的叙事体开始固化形态(如诗人永远保持人类模样),这种“稳定者”被视为背叛混沌的异端,而激进派“坍缩者”主张加速无序化,认为只有彻底的叙事崩塌才能孕育新可能。
【新人物登场:混沌的双生面孔】
1. 熵潮之主·乌洛波罗斯(共生派)
- 立场:混沌的温和派,主张“无序即共生”,认为所有未完成的故事都是宇宙的呼吸。形态是不断吞噬/再生的环形巨蟒,身体由分形齿轮与樱花花瓣的混合体构成,瞳孔是旋转的“?”符号。口头禅:“未完成不是缺陷,是进化的草稿本。”
- 能力:操控“叙事黏液”,能将敌对能量转化为未完成的故事片段。核心器官是“狂想核心”,本质是秦逸1945年撕碎纸条时溅落的墨水,蕴含人类第一滴“遗憾”的能量: \Delta S = \sum(\text{未实现的可能性})
- 隐秘动机:暗中与共鸣星链界的调音师结盟,试图用音乐频率稳定熵潮,防止坍缩者引发的叙事大撕裂。
2. 坍缩者·克拉肯(毁灭派)
- 立场:混沌的极端派,坚信“只有彻底坍缩才能创造完美的新叙事”。形态是不断分裂的多眼章鱼,每只眼睛都在播放不同宇宙的灭亡画面,触手末端是未完成的剧本残页。座右铭:“撕碎旧故事,才能让新墨水流淌。”
- 能力:释放“叙事坍缩波”,接触的生物会强制进化为最原始的叙事因子(无形态光团)。他的核心是原初作者遗留的“反熵碎晶”,能将艾莉拉的晶体化能量转化为无序噪音。
- 背景:曾是乌洛波罗斯的共生体,因吸收了诺瓦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