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界设定纲领:熵值生态的多元显化】
宇宙在熵值法则重构后分裂为九个叙事态域,每个界域遵循独特的“叙事物理定律”,构成动态平衡的熵值生态系统:
1. 叙事中枢界(阿尔法界):宇宙的“故事源核”,所有文明的初始剧本在此编织,物理法则表现为“因果闭环”,时间是线性的莫比乌斯环,居民能看见自己的命运轨迹却无法改变。
2. 熵潮荒界(欧米伽界):混沌叙事体的原始母巢,空间由不断坍缩的“可能性泡沫”构成,物理法则遵循“无序优先”,生物形态随未完成的故事实时进化,呼吸即是创造新的叙事分支。
3. 完美镜像界(贝塔界):反熵体的残余据点,空间是无限嵌套的镜面迷宫,物理法则追求“绝对对称”,所有生物都是自身完美版本的克隆体,语言是没有歧义的数学符号。
4. 静止残章界(伽马界):原初作者的流放地,时间在此凝固为单帧画面,物理法则是“永恒的现在”,居民是被冻结在某个叙事高潮的意识残片,靠吞噬他人的“遗憾”维持存在。
5. 悖论螺旋界(德尔塔界):逻辑矛盾的具现化空间,重力方向每12小时反转,物理法则是“自相矛盾的真理”,文明建立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永恒辩论中,建筑是悬浮的克莱因瓶城市。
6. 概率云沼界(伊普西龙界):量子叙事的摇篮,所有物质处于叠加态,物理法则由“薛定谔的选择”驱动,居民同时生活在多个可能性分支中,死亡是概率低于1%的量子事件。
7. 隐喻荒漠界(泽塔界):失去叙事维度的枯竭之地,物理法则退化为纯粹的数学公式,语言消亡后只剩下符号运算,文明的终极目标是将自身压缩成最简方程。
8. 共鸣星链界(ETA界):声音构成的叙事共同体,恒星是巨型共振腔,物理法则由“频率守恒”支配,黄小倩的钢琴在此被奉为“宇宙调音叉”,每个音符能具现为实体建筑。
9. 未名暗界(西塔界):尚未被定义的叙事盲区,空间是绝对的黑暗,物理法则处于“前叙事状态”,传说居住着宇宙诞生前的“原始叙事因子”,触碰者会被抹除所有故事痕迹。
【核心界域首章:叙事中枢界·命运织机的断弦】
- 界域法则与势力结构
叙事中枢界悬浮于宇宙弦网络的交点,核心是直径百公里的“命运织机”,由十二名“编织者”操控——他们是原初作者的第一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