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说杜景贤自辞官以后,在家乡创办讲学堂,以授学为生,教学以严格着称,桃李颇多,在当地威望甚高。
建文帝和随从大臣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他讲学的学堂沟时,在沟背后的一小山上大叫他的名字,他却因专注教学,没有听见。
久不见驾,急得建文帝跺脚大骂,他每跺一次脚,山就往上冒,后人称之为“冒火山”。
另传,着名的郑和下西洋,其实还接有一道密旨,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因为朱棣破城后始终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便怀疑他飘洋过海了。
但是朱棣当时想不到建文帝会跑到皇帝的老师家乡来。
在学堂沟暂时安定下来后,建文帝心乱如麻,老师为了调节他一时的慌乱,便每与他下棋为伴。
所用棋盘为两个坝子,棋子为学堂内学生,两个坝子呈东西走向,以躲避骄阳。
此棋盘,在今天的学堂沟两个土坝子上,仍可以看出一些棋迹。
一天,建文帝下棋口渴了,身边却没有侍从,于是顺手摘下腰上佩剑,照身后山石就是一剑,一股汪泉顿时喷涌而出,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剑泉”。
不过,历经数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看到一道剑痕,“剑泉”已经没有泉水喷出了。
前面说道杜天官在当地德高望重,今建文帝到此,深感责任重大,无时不刻不在思考恢复建文的名号,于是多方奔走,支持者众。
当时附近有一杜姓奇女子,无论多大的太阳,她走到哪儿,必定会荫到哪儿,无论多大的雨,她走到哪里,那里一定会晴。
在这位女子的身上,好像有一道光环的闪耀,是以人见称奇。
于是众人将此杜姓奇女子送与建文帝为妻,敬奉为皇后。
至今,仍传说邻水杜姓家族中有保存完好的明代皇袍,常人站在桌子上也穿不齐整,虽当地政府多次上门欲让其捐给政府,无奈杜家人拒不承认。
为了在当地修造一个临时小朝廷,以图挽回政权,修朝廷就得建造宫殿。他们大肆砍伐原始森林,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将准备好的树木,顺着御临河冲走。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版本,说是朱棣怀疑建文已经逃到了他老师那里,便派人私下暗暗寻访。
可是御临镇这个小小之地民风淳朴,但凡有陌生人进入,从口音上的区别不难分辨。所以探到外地陌生人的来意后赶紧报告杜天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