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的景象。而程咬金则与徐茂公等人在营帐内继续商议着后续的应对之策,他们深知,虽然危机暂时缓解,但在这乱世之中,唯有步步为营、未雨绸缪,才能在未来的动荡中寻得一方立足之地,成就一番大业。
杨林大营中,将士们排列整齐,气氛庄严肃穆。杨林身着厚重的铠甲,身姿挺拔地站在营帐前,眼神中透露出久经沙场的威严与沉稳。他静静地等待着,心中却隐隐有着不安的预感。
不多时,传旨太监尖细的声音在营外响起:“圣旨到!”杨林赶忙整理衣冠,率领众将士跪地接旨。太监展开圣旨,宣读着当今圣上的旨意,大意是责令杨林即刻停止对黑云山的围剿,速速回师拱卫京畿,以防李渊势力趁机扩张,威胁隋朝的根基。
杨林双手接过圣旨,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极为惊异的神色。他心中暗自思忖:“李渊啊李渊,我早料到你有不臣之心,迟早会自立为王,只是没想到你竟如此雷厉风行,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懊恼与不甘,多年的征战经验让他深知局势的严峻性。如今隋朝内部本就忧患重重,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李渊此举无疑是在这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上又狠狠地踹了一脚。
营帐内,杨林来回踱步,手中紧握着圣旨,眉头紧锁。他的谋士们围坐在一旁,也是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李渊小儿,选在此时自立,必定是经过了周密的谋划。我们如今在这黑云山与程咬金等人对峙已久,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若此时撤兵,岂不是前功尽弃?”杨林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愤怒与无奈。
一位谋士站起身来,微微躬身说道:“将军,圣旨不可违啊。如今京畿之地乃是隋朝根本,若京畿有失,我们即便拿下这黑云山,也无济于事。况且,李渊新立,其势力必定急于扩张,我们回师之后,正好可以联合各方力量,对其形成牵制。”
杨林停下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也罢,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撤兵!”虽然心中有着诸多不舍与不甘,但他明白,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面前,必须要做出取舍。
随着命令的下达,大营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开始收拾行囊,拆卸营帐,战马嘶鸣,车轮滚滚,一片撤兵的景象。杨林望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一撤,隋朝的天下恐怕更加风雨飘摇,但他身为臣子,又不得不遵从圣命。
在回师的路上,杨林的心情格外沉重。他想起了往昔隋朝的辉煌,文帝时期的国泰民安,开皇之治的繁荣昌盛,而如今却在这乱世之中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