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看了你刚才那幅牡丹图,觉得不比其他人的作品差啊!朕没想到,咱老朱家倒是出了一个文人,不对,应该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
朱桢被朱元璋说得不好意思了。
“父皇真是调笑儿臣了,儿臣这些功夫还不到家。整日寄情丹青书法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儿臣还希望能多为父皇分忧呢。”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
“整日沉迷丹青书法总比沉迷钩心斗角,勾结大臣好多了。更何况,咱都下去看了,你也不是荒废了正事。这武昌治理得很高,老百姓一提起你都是满口称赞,当藩王能当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实属不易了。”
朱桢眨巴着眼睛。
“父皇是什么时候到的武昌啊?”
朱元璋嘿嘿一笑。
“朕前天晚上就到了,在外面听听你在百姓那里的口碑,顺便看看武昌百姓的生活。咱家小六子也没让咱失望,干得不错。今天咱想直接来看你,没想到你这大门敞开着,连通报也不需要,朕就直接闯进来了呗!”
朱桢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因为儿臣之前就宣布了,要在自己府上召开书画大会,武昌的文人墨客都可以来,共同交流鉴赏。所以今天门口的卫兵也不会拦人。不过儿臣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毕竟虽然没拦着父皇,但是儿臣也没机会迎接父皇,着实也是罪过。”
朱元璋笑着摇摇头。
“父子之间,不讲究那些个礼节。朕是很高兴,你们能成材,这就是给咱最好的礼物。”
朱桢这时候才突然意识到,朱元璋到他府上这么长时间了,自己竟然没给他安排饭食。
“哎呀,儿臣这画画都画糊涂了,都没给父皇安排宴席,真是罪过,父皇您稍候,儿臣这就去吩咐厨房,父皇,您是想尝尝武昌的特色菜还是尝尝其他的?”
“武昌特色菜吧,咱也挺想试试,当年陈友谅都吃些什么东西。”
朱元璋咧嘴一笑,朱桢便懂了他的意思。随即说道。
“父皇,那您等等,儿臣这就去安排!”
朱桢十分开心地去安排饭菜了,这时候他不是楚王,只是一个要跟父亲一起吃饭的年轻人。朱元璋看着他的背影,扭头问向蒋瓛。
“你觉着,朕这个儿子咋样?”
蒋瓛点了点头,伸出了大拇指。
“楚王殿下名声在外,人不仅聪慧,文武全才,而且还有一颗赤子之心。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藩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