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园子到底是遭了哪门子的天谴,能让人怕成这样。
苏长泠心下腹诽,转而含着满面笑意,回身对着那老妪微一颔首:“对了,婆婆,您知道郭家的这座园子是怎么荒废下来的吗?”
“我们几个来前只听说这地方闹鬼,却没听人提起过这园子是怎么来的——想了解一下,也好大致‘猜一猜’滞留在那园子里厉鬼们的身份执念。”
“嗐……这还能是怎么荒废下来的——人祸呗!”那老妪循声低着眉眼叹出一口,“他们郭家的生意在十几年前突然做不下去了,家道中落,举家搬离本县……这园子便跟着荒废下来了呗!”
“生意突然做不下去?”惯来对生意场上的事颇为敏感的程映雪忽的抓住了重点,“能做到成为一方巨贾的家族,那生意怎么会突然做不下去?”
“老人家,那郭家从前是做什么生意的?盐,还是典当行?他们家是有谁得罪了什么达官贵人,被人抄了家吗?”
“哎唷——那不是,咱们这小地方哪能做得起什么盐场典当行呐!”老妪摆手摇头,“姑娘,听您的口音,您倒像是休宁那边的人——您那确乎是做典行的人多,但我们绩溪这里,可做不成这个。”
“绩溪的商户,多以馆业(菜馆)为生——那郭家也是做菜馆子起家的,头先是在绩溪开的馆,后来吃的人多了,口碑好了,便渐渐将分号开到了远些的歙县、黟县,乃至徽州外面、到他们苏杭一带去了。”
“郭家最鼎盛的时候,整个江南地区的十家徽馆里面,最少得有一家实际姓着‘郭’——他家除了普通的菜馆酒楼,很后面才与人合伙略开了两家典行,但没长久,不出几年,就撤了典行,转头又开回了徽馆。”
“这样……原来是做徽馆的……”小姑娘听罢若有所思,不消片刻却又重新皱起了眉头,“不过,老人家,这要是做徽馆的话……那他们家的生意就更难在突然间衰败到这种程度了呀!”
“毕竟馆业和其他几个行当不同,人可以一辈子都进不去几次典行,却不能一天不吃饭——开馆的,只要那饭菜口味足够出众就少不了食客,加上您说了,这郭家本就是以馆业起家,那味道当然更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这样一家能占据了江南馆业近十分之一份额的馆中巨贾,怎还能暴毙了呢?”
“哎……这还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着他们郭家摊上了一代不成器的子孙!”老妪咂嘴,“几位仙长,这故事要扒拉起来,那就有些说来话长了——小人尽量给您讲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