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同伴悻悻道:“制册处还有编竹简的呢,也没甚有趣的。”
\n
“那不一样,贵人定是读书识字的,看看竹简想来喜悦。”
\n
他们是苇席和编造杂工,有甚好看的?都是宫中各处需要什么工具,让他们顺带做着罢了。
\n
贵人总不至来做这个吧!
\n
但不多时,门口同伴便激动起来:“来了来了!多金爱赏的贵人来了!”
\n
于是一应工匠们俱都激动起来,远远望着考工令陪伴贵人,因而跪地的跪地,假装认真做事的做事。
\n
等秦时来时,上上下下都很是配合。
\n
有时她多看两眼,不等考工令回答,便有工匠结结巴巴说出话来:
\n
“回、回贵人,此乃苇席。用蒲苇……”
\n
考工令便偷偷瞪他:这么明显的还用解说吗?偏又解说不好。
\n
秦时摆摆手:“我想要做些工具,但可能记得不是很准确,不知有无工匠有闲暇,耐心打造?”
\n
那必须有啊!
\n
秦时一开始动辄便赏的名声已然传遍整个少府,如今上下宫人都十分乐意。
\n
她回忆着造纸所需要的工具——竹帘,抄纸槽,焙纸夹巷之类的。
\n
其余煮锅、水槽、搅拌、捣锤之类的,宫中各处都有,因而就不必额外再做了。
\n
工匠们常年做这种零碎器物,她只略一形容,再模拟一下所需场景,便立刻有人自告奋勇:
\n
“小人会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