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首医馆门前三日,以儆效尤!”
“陇西分馆总管孙某,知情不报,包庇下属,更私匿门缝‘返还’之款八百两,意图中饱私囊!经总馆飞骑核对备案数目与实收不符,当场查获其夹墙藏银!革职查办,枷号示众于府衙门前,家产充公,永不叙用!”
一桩桩,一件件,处理之快,手段之狠,远超以往!那血淋淋的判决,那“流三千里”、“就地正法”、“枷号示众”的字眼,如同蘸着盐水的鞭子,狠狠抽打在每一个尚存侥幸之心的人背上!
一月之期,在无数人的煎熬、抉择、恐惧与最后的释然中,终于走到尽头。
当最后一缕宽限的夕阳沉入地平线,“汇通”票号“莫氏清源”账房的大门轰然关闭,沉重的铜锁落下,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各地分馆总管门前那只沉默的铁箱,也被贴上封条,连同厚厚的登记册与未开封的油纸包裹,在总馆特使的监督下,被快马加鞭押送回京。
京畿总馆,巨大的库房内。堆积如山的银箱、一捆捆贴着“返还”封条的油纸包,在灯火下闪烁着冰冷而沉重的光芒。小桂、莫涵带领着最可靠的账房老吏,开始了浩繁的点验核销工作。算盘珠的噼啪声日夜不息,如同在为这场惊心动魄的“刮骨疗毒”奏响最后的乐章。
肃杀的秋风渐渐止息,凛冽的寒冬尚未完全降临。这场由康西一案引爆、席卷全国莫氏女子医馆的“清源风暴”,历时数月,终告一段落。
成效,是触目惊心,亦是焕然重生:
蛀虫尽扫: 宽限期内,主动或被动返还的赃款,累计竟高达数十万两之巨!足以重建数座康西分馆。更有赵、钱、孙等顶风作案者,以自身血肉为后来者铭刻下不可逾越的红线。各地因贪墨落马的大小管事、采办、账房,名单之长,令人扼腕,亦令人拍手称快。
规矩立威: 《十方铁律》与修订完善的《同仁戒勉令》,如同两道嵌入医馆骨髓的铁则,被高高悬挂于每一间药堂、每一座库房最显眼处。新选拔的采办,皆经层层考核,身家清白,且深谙新规之严苛,行事如履薄冰。三方核验、盲样抽检成为常态,账目清晰得可映照人心。
仁心归位: 最显着的变化,在于那方小小的诊台与药柜。药屉再启,飘散出的是道地药材的馥郁醇香,而非陈腐霉味。坐堂大夫开方时,眉宇间少了顾虑,多了底气。前来求诊的贫苦病家,尤其是那些曾受劣药所害者,惊异地发现,同样的方子,抓出的药,色泽、气味、药效竟有天壤之别!感激的泪水,由衷的赞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