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郑成功领一路,而另一路则正是张煌言领兵。
\n
一路连下沿江四府三洲,要不是因为郑成功兵败南京,大明说不定就跟南宋一样,也能和满清划江而治。
\n
就算是北伐失败,张煌言依旧能战略转进两千里,在浙江继续召集旧堡。
\n
后面郑成功病死,永历帝在云南被杀,鲁王死金门,张煌言就在这孤立无援、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依旧退守一小岛,继续抗清。
\n
因为也葬在西湖,便和岳飞、于谦一起,并称为西湖三杰。
\n
这其中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n
这种能文能武有雄才大略还忠心的儒将,朱由检可太缺了。
\n
看着还没走出的人群,急忙高喊一声,“谁是张煌言?”
\n
皇帝忽然点名,生员队列内又是一阵躁动,都想看看这个能被金口点出的幸运儿是谁。
\n
稍靠后方的一名年青生员既惊又喜的走出,激动到长躬不起。
\n
“学生张煌言拜见陛下!”
\n
纵使朱由检大概记得张煌言好像在明亡时年岁不大,但看他这个样子,还是起了几分怀疑。
\n
这和他印象里的民族英雄形象极其不符。
\n
按照记忆,朱由检问道,“你父张圭章万历三十八年中的举吧?”
\n
“陛陛下圣明,家父却是万历三十八年中举。”张煌言尤为激动,陛下不光记得他的名字,连他父亲那年中的举都一清二楚。
\n
简直就是简在帝心啊!
\n
朱由检更为疑惑了,这都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