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不必要的累赘产业、优化当前公司的布局、吸纳人才、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甚至可以说,这些挑战的难度,不比打一场实实在在的战争要小。
会议的过程相当枯燥,连续三天十几个小时,所有人都精疲力竭,但好在,高强度的会议之后,东风集团的“现状”,总算是被完全梳理清楚了。
他以为自己关注公司的业务关注得已经够多了,相比起那些只会打仗的雇佣兵,已经算是一个“经营型”的领导了。
首先最超出他预料的是,东风兵团的赚钱能力不能说是“强大”,甚至已经到了恐怖的程度。
但实际上,光是三项主流业务,每年都能给集团带来6亿美元以上的收入。
当然,在薄利多销的前提下,防弹衣的利润并不高,一年也就赚个两千多万。
当年一辆十几万的防雷反伏击车运到蒲北需要上百万,而现在,北边一辆猛士运到印尼,也是两倍以上的利润。
除了这部分外贸业务以外,东风集团在蒲北的矿产业务也相当赚钱。
那些在克钦之战中被清算的矿主们留下的遗产大部分瓜分给了包括何邦雄在内的外围合作方,但也有一些落在了东风集团手里。
在不动用全部产能生产、并且还可以压货存活的情况下,密支那的两处翡翠矿场仍然可以做到每年上千万的利润,如果后续翡翠价格按照陈沉上一世模模糊糊的记忆继续发展下去,光是这一项业务,大概都能养活东风集团、覆盖住全部的运营成本了。
加总起来,前两个业务大块,就已经能够给东风兵团一年赚4亿美元了。
很简单,物流。
更不用说,在逐步收回佤邦的权力之后,东风集团对蒲甘铁路、曼德勒公路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真正的金三角已经彻底成型。
什么叫画地为王?
甚至在背地里,都有人开始把东风集团的物流费用叫做“东风税”了。
这一项业务每年至少能带来两亿收入,并且业务体量增长的速度快得吓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看到这个数据,陈沉也是很难不感慨。
但在看完了赚钱的项目之后,后续花钱的项目,则是给了陈沉当头一棒。
要知道,东风兵团之前的任务佣金,那可每一次都是天量的。
那么多的钱,最终都流向哪里了?
这一块的支出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它是整个东风集团存在的根基。
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陈沉对这一项支出没有任何怀疑。
因为这一块的钱,主要是花在了叙利亚北部东风兵团的“封地”的开发上。
光是一套油井设备,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