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能让部分想要投清的勋将,继续拥戴皇明。
\n
和以前郑彩与郑延平争权一样,现在他们要靠郑泰了。
\n
朱以海额头皱成川形:“玄著,年初你不还让本王养晦待时吗?”
\n
朱以海在弘光朝廷失败后开始监国,一度差点称帝,只是不想和隆武争位,方才一直以监国之名行事。
\n
直到浙东两败,依靠郑延平后,方才在永历七年,去监国号,依附永历朝廷。
\n
彼时,他已经监国八年了。
\n
而等到两年前,南都云滇都遭大败,昆明失守,永历帝仓皇逃亡时,预感祖宗基业处于危险之中。
\n
特发手敕,仍令鲁王朱以海监国。
\n
闽海明军得到敕令,郑延平当然坚决反对,特地将朱以海关押到澎湖,隔绝内外。
\n
今年才把他送回浯州。
\n
而一个永历朝臣抵达闽地,告诉他们永历皇帝真的南狩夷荒,生死难卜后。
\n
时隔八年,鲁藩文武再次劝进朱以海监国称帝。
\n
唯独张煌言出于大局思考,让朱以海耐心等待时机,不要树立让郑延平攻击的目标。
\n
张煌言继续拱手道:“彼时只是潜跃宜权之策,此时正是要殿下出来收拢人心。”
\n
“论国家大势,将士都怀疑兴汉愈难;察万民人心,士民皆希望尊周转切。”
\n
张煌言微微俯首:“昔日臣与兵部尚书张玉笥劝进殿下,亦是高皇帝子孙,应报耻继统。”
\n
“今日也是此言。”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