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一件件,一桩桩,无论哪件都与袁术攻略徐扬的期望背道而驰,怎能不让他怒极?
\n
“伯符来信劝我增兵丹阳,诸君以为如何啊?”
\n
袁术选择性忽视了孙策纵兵掠粮之事,此子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刃,无论是抵御严毅兵锋,还是攻略扬州,他都离不开这把日益锋锐的利刃。但对孙策加强控制的念头,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悄然萌生。
\n
他扫视下首两列榻席,却未发现阎象的身影,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失望和恼怒。
\n
阎象病了,无法理事。至于是真病还是假病,在场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n
李业是跟随袁术时日最短的谋士,有意趁阎象‘病重’之际,增加自己在袁术心中的份量,闻言迫不及待地站起,一脸跃跃欲试地朝袁术恭敬作揖。
\n
“君侯,属下认为,攻略徐州乃是我军的既定战略,如今陶谦沉疴难起,徐州人心惶惶,正是君侯用兵的天赐良机。丹阳兵事,权且交予伯符应付便是。待君侯入主徐州,再经略扬州不迟。”
\n
话音刚落,议事堂内原本冷肃的氛围便被一阵窃窃私语声打破。
\n
堂内诸人或交头接耳,或以眼神交流,心中都在飞速思索,应如何对袁术的决策施加影响,以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n
袁术打算放弃北线的陈国,从豫州的泥沼中逐步抽身出来,已是众所周知之事,而驻守陈国的三万悍卒调往何处,就成了值得商榷之事。
\n
张勋与纪灵乃是袁术麾下名列三甲的大将,也是袁军内部当之无愧的柱石,两人的榻席刚好挨在一起,相互交流一番后,张勋铁塔般的身躯在众人注目下倏地站起。
\n
“君侯,桥蕤不可不救,乐就之仇不可不报。严毅幼竖,毛都还没长齐,便敢与君侯对抗,若任其猖狂,恐有损君侯威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