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他有些摸不清严毅的路数,小心翼翼地道:“略有耳闻。”
\n
严毅平日里颇为关注徐州局势,只因徐州一旦生乱,袁术便会入瓮,再无暇窥视江东。到那时,便是他趁势席卷江东的最佳时机。
\n
而刘备如今正协助陶谦抵御曹操,徐州乱战的开启之日,已近在咫尺。
\n
届时,一场腥风血雨将席卷徐、扬二州。
\n
对未来局势有着预知的严毅,已经在紧锣密鼓地为这场浩劫做准备了。而此时的王朗,便是他积攒实力的其中一只肥羊。
\n
一场围绕兵戈、疆域、俘虏的激烈讨论随即展开。
\n
两个时辰后,这场讨论渐临尾声。
\n
对于罢兵停战之事,严、王两家均无异议。
\n
王朗军伤亡一万五千人,几乎占到全军总数的一半,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却劳而无获。此事在会稽全境引发轩然大波,使得王郎苦心经营一年的形象和声望付诸东流。埋怨、反对声此起彼伏。
\n
王朗心力交瘁,早已后悔出兵钱塘。如今他唯一的心愿,便是尽快与严毅罢兵议和,以结束这场令他名声大损的战争,安抚人心。
\n
而严毅需要集中力量对抗吴景,同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和王朗停战。
\n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很快达成如下协定:
\n
一、王朗军退出钱塘疆域。双方各自收拢阵亡士卒尸体。
\n
二、双方从即日起罢兵言和,以昔日疆域为界,各守本土,一年内不得相互侵袭。
\n
三、王朗军作为‘入侵方’,象征性给予严毅军一千万钱赔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