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但他心中对于复国的渴望从未熄灭。在表面上,他对后秦表现出极度的恭顺和顺从,以避免引起后秦的怀疑和警觉。
然而,在暗地里,乞伏乾归却积极地与他的旧部们进行联络。他通过秘密渠道传递信息,与那些仍然忠于他的人保持着联系,并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复国的信念。
同时,乞伏乾归也在默默地积蓄力量。他利用自己在后秦为官的机会,深入了解后秦的政治和军事情况。他观察后秦的政治制度、官员任免、军事部署等方面的细节,分析其中的优劣和弱点。
通过这种方式,乞伏乾归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情报,还逐渐熟悉了后秦的运作模式。这为他日后复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乞伏乾归并没有闲着。他一方面继续与旧部们保持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另一方面,他也在不断地思考复国的策略和计划。
他深知复国并非易事,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谨慎的行动。因此,他耐心地等待着那个能够让他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旦时机成熟,他便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实现自己复国的梦想。
3. 复国重建:409年,后秦因内部纷争和外部压力,局势动荡不安。乞伏乾归看准时机,毅然逃离后秦,回到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一带),重新召集旧部,恢复西秦政权。此次复国后,乞伏乾归吸取之前的教训,更加注重政权的巩固和军事力量的提升。
四、统治后期(409 - 412年)
1. 巩固政权:复国后的乞伏乾归致力于巩固西秦政权。他加强对国内各部落的管理,缓和内部矛盾,同时积极发展经济,鼓励百姓从事农牧业生产,使西秦的国力逐渐恢复。
2. 军事防御与外交:面对周边政权的威胁,乞伏乾归一方面加强军事防御,修筑城堡,训练军队;另一方面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与一些势力结盟,以对抗后秦等强敌。然而,在与夏国的战争中,西秦遭受重创,国力再次受到影响。
3. 传位与结局:412年,乞伏乾归在一次征战途中,被侄子乞伏公府所杀,终年四十七岁。他死后,次子乞伏炽磐继位,继续领导西秦。乞伏乾归一生跌宕起伏,为西秦政权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最终结局悲惨,但他在西秦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五、历史评价
乞伏乾归是一位富有谋略和勇气的君主。他在复杂多变的十六国时期,带领西秦政权历经风雨,多次在困境中顽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