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性,也是本性。
在人性私欲的泛滥下,替罪羊也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否则,岂不都成了自己的错?
正因替罪羊实在太好找,完全可以将所有过错都强塞给别人,所以,这世上也便有了难解的结。
确切地说,结只是一个缓冲地带,只要皆不踏入、皆不触及也就能相安无事。
试想一下,若真有什么深仇大恨,又怎会停滞不前,或强行结束呢?
最后,只有自己明白那些已失去的早已无法找回,那些自己所在乎的也早已成了过往。
跳不出过往的人,唯有自我沉沦,且还会用更加苛刻的条件去要求留在自己身边的人。
沈安若不想变成疯子,亦不想变成一个到处说他人过错的痴人,那都毫无意义,也都过于虚假。
她不愿自欺欺人,只因齐麟在选择假死的那一刻就已违背了世俗规律,能打破世俗规律的人也往往是最可怕的人。
俗话说:人望高处,水望低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之理,人往高处奔亦是人情之常。
齐麟能舍弃镇北王的一切荣耀,本就属于不正常;一个不正常的人,又要如何用回忆牵绊住他?
有人说,天道与世俗规律完全相反,人只有摒弃世俗才能寻到那个真我。
然,从古至今却没几个人能真正解释清楚何为真我。
就连最通俗易懂的佛家,也常用“不可说”来概括,全因能讲出来的也绝不是天道。
纵使,天道铁律无法更改,能付之努力却足可诠释出人生的意义。
由此可见,《论语·宪问》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亦是做人的大道理。
——没人可以改变天道,那些意图改变天道的人也终会自食恶果、自作自受,但,世人却有权利不懈努力,完善自我修为和建树。
这句话很绕嘴,乍一看有种背离天道的感觉,实则却是唯一能和天道同频的途径。
简单来说,一味顺从并不能得知一个人的能量有多大,因为从未想过抗衡,也从未试过突破。
这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同样的道理,只说某国很强,可到底有多强呢?
——恐怕不真刀真枪地较量一下,还真不知对方强到哪...
败于天道,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怕是上古真神也难逃天道的束缚,但,真的较量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