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进入此间殿宇的人;要从窗台进入的人也多半不会是好人。
然,少年却纹丝不动,哪怕是一个侧眸都没有。
他好似在看着一本书,一本极为普通,大小刚好是正常书籍的书。
齐麟缓慢凑上,也一点一点地看清了书上的内容:“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
“敢问圣人何在?可曾出现过?”
齐麟先解其意,又连声发问。
少年依旧端姿,不曾回头,“昔日,子贡问孔子‘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齐麟,道:“孟子借用孔子和子贡对答,不过是在表明自己还离圣人之名尚远罢了。”
“殊不知,在偏颇、过激,邪曲盛行的环境中,压根就没人会觉得一些言论不全面,亦不会有人察觉到有哪些背离正道的地方。要说起这道理来也很简单,当众人都觉得一位女子相貌好时,只会争先恐后地发出赞语,更会出现惊艳一方的诗词,却绝不会有人说这女子相貌丑陋。”
少年,道:“为何?万一有人就是觉得这女子相貌丑陋呢?”
齐麟,笑道:“那这人也一定会认为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少年沉寂了片刻,才又缓慢道:“美就是美,丑就是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为何会认为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呢?”
齐麟,道:“因为,承认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总比被众人驱逐出去要好得多。这人很清楚与众人唱反调的后果,就算不被驱逐出去,也定会遭人讥语取笑。”
少年,迟疑道:“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可,若是这人不说,那女子岂不是真就成了如假包换的美人了吗?”
齐麟,回道:“这就是世道。当所有人都说好时,那就一定是好的;当所有人都厌恶时,那也一定是丑的。所以,孟子的回答并不能说明问题。普天之下,多得是博览群书、学而不倦之人,也没见谁能做得圣人。”
“反倒多被书本上的理论和说辞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