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知的吉姆的证人证言来看,马夫是受了莱斯基的牵连才失踪的,未必就跟失踪案有关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当血契会和码头帮都开始关注这些失踪案,各路帮派绝对会收紧了下城区的管束,贫民窟已经有所察觉,身处贫民窟的布伦和查尔斯感受更深。
在这么紧张的氛围里,还敢在下城区对贵族子弟下手,只会刺激各帮派日益敏感的神经。
没见到汉诺森帮,仅仅是失踪了一个人,就被点燃了怒火吗?
即便埃尔威是被老赛夏指使的,不得不从。
他那些手下的愤怒,可是实打实的。在愤怒之下,掩藏起来的是不安的情绪。
而这种情绪蓄积得越久,就爆发得越猛烈,才会这么容易被人当枪使了。
可以得出初步的推论——要么,行凶者不怎么关注下城区,要么,行凶者根本不在意,帮派的先行搜索带来的压力。
但从失踪案来看,凶手显然还是有一定的顾虑,不太想让自己的罪行被过早的发现。
这就与莱斯基案比较高调的风格相冲突。
柯林在心中慢慢描绘着凶手的画像,凶手的性格已经逐渐清晰,而这样的矛盾表明,两件案子大概率并不是同一个人犯下的。
下城区的黑帮会对莱斯基案的凶手感兴趣吗?
经过早上的两次冲突,柯林开始觉得,立足未久的治安卫所,远不如盘踞孚日城多年的贵族势力和地下黑帮树大根深。
无论是情报渠道,还是人员力量都相当缺乏。
莱斯基案,他勉强算亲历者,对失踪案他就全然不知了。
他自己也是通过在下城区的老朋友们,才得知下城区出现了失踪案。而要调查失踪案,光靠柯林在下城区的老朋友们,显然是不够的。
现在,是柯林和治安卫所更加需要血契会的力量。
而布雷斯提供的情报,表现的诚意确实打动了柯林。
布雷斯将两起案子并在一起,假设有相同的凶手。结论是否正确先不谈,倒正好为柯林提供了合作的理由。马夫的失踪若能将这些案子串在一起,其实提供了一个新的破案方向。
况且,找出凶手,为失踪案的受害者伸张正义,同样是他职责所系……柯林刻意地把这个念头压到最后,就像多年之前,一盆冷水将他的义愤之火浇灭那般。
在纸醉金迷的孚日城,有一句格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