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的奇技淫巧,所谓的杂学,反而能发挥极为恐怖的作用。”
“甚至再过一些年份,这些杂学,会变成和儒家学说一样的显学。”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卢象升几乎将叶铭的话奉为圭臬了,每一句话,都要用心的揣度一番。
先生竟然说杂学有可能会成为和儒家学说一样的显学?
如今这世道,想要成为读书人,成为进士的,家里面都是有些家底的。
就像他卢象升,也都算是读书世家,祖父是举人,父亲也是读书人,母亲是县令的女儿。
家中读书人很多,但读书能读进去的,却也不算多,既然读不进去,那可以想想读一些杂书啊!
他见过很多读书的时候不喜欢读圣贤书,偏偏喜欢读杂书的。
可以尽快修书一封,传回家中,让卢家对杂学的重视提升一些,提升到和四书五经一样重要的程度。
家中不愿意读圣贤书的,那就让他们学杂学!
如今他卢象升的话,在卢家可以说是和圣旨一样了,没有人不会听,也没有人不敢听。
一步快步步快!
“确实厉害,长庚先生是我见过的第二个如此精通农事的,一路以来,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但同样的,长庚先生也真的极为辛苦,就从北京城到陕西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长庚先生就像是老了两岁一般。”
叶铭听的连连点头,身边有这样的人才,的确是要轻松不少。
种植土豆的事情,也交给宋应星全权负责,他只需要监督好大方向就好了。
“没和你一起来?”叶铭问道。
卢象升说道:“长庚先生在后面一些到。”
叶铭颔首,这也正常,队伍如此之长。
他看向这些马车,说道:“之所以在蓝田等你,是因为从蓝田开始一路向西,都有规划好的土豆田地,为了节约时间,就不用拉到西安府再行分发了。”
陕西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变化极大,准确来说,是关中平原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面,变化极大。
八百里的关中平原,如今是水网密布,处处都有用石头弄出来的沟渠。
沟渠如阡陌纵横往来,这些沟渠,将会在灌溉农田中发挥出极为关键的作用。
至于防洪,叶铭也做出了很多的准备,无论是广惠渠,亦或者是龙首渠、郑国渠,叶铭都进行了改变,建成之后,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洪工作。
叶铭不是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