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能力:62:(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
朱由检暗自点头,很不错了。
但眼前的面板,也并不能说明一切,毕竟忠臣并不是一味愚忠,朕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们会有自己的看法,对于有些认为是朕错的事情,他们甚至会坚决反对。
就像将粮食全部送到陕西,王在晋和蒋德璟,一样有所担忧。
还不稳妥,再模拟看看。
于是他打开了模拟器,模拟了倪元璐的两种人生。
和以往一样,一种是有叶铭存在的,一种是没有叶铭存在的。
模拟没有叶铭的倪元璐人生,朱由检确定了一点,倪元璐是一个忠臣,绝对的忠臣,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挽救大明。
他的确和东林党走得近,没有叶铭的人生中,阉党是东林党的最大对手,他力护东林。
后来想要改革,提出制实八策与制虚八策,矛头直至权相温体仁,然后理所当然的失败了。
崇祯十五年,建奴逼近北京,倪元璐散尽家财,募集死士数百人,保家卫国。
崇祯十六年,拜户部尚书,打破了‘浙江人不得在户部做官’的传统,推行财政改革,合并边饷、练饷、新饷为一,罢扰民税吏,试办海运漕粮。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倪元璐写绝笔书,“南都尚可为,以死谢国,乃分内之事,不要衣物包裹我,将我的尸体曝于荒野,以此抒发我内心的悲痛。”
然后全家十三口人,全部殉节。
这样的人,不是忠臣是什么?
而且当真是能臣,他的一系列改革,朱由检知道大多数是对的,以前先生还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就时常推演过。
他假设过崇祯十七年的大致处境,然后问先生应该怎么办。
先生说很简单,第一就是战略止损,第二就是财政重构,打破利益集团,想办法开源节流。
第三是打造精锐,第四是控制党争,提升朝廷效能,第五是稳定基层。
第六就是当皇帝的水平一定要提起来。
然后当时他问先生,然后呢,具体说说?
然后先生就说,“做完这一切,然后就可以安安心心,不带遗憾的看着大明灭亡,然后坦然去死了。”
所以在先生看来,崇祯十七年的情况,即便是他,也是回天乏术。
倪元璐的改革,和先生说的很多方法,都大差不差,虽说最后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