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焕丫便穿好了衣裳出了房门。
刚拉开门,就对上正巧出来的宋母。
“焕丫也起了?”
“起了婶子。”
两人相视一笑,快步走进了灶房。
焕丫今天除了做之前的红糖锅盔之外,还打算做一个混糖的。
宋母没听过,问:“白糖混红糖?”
“不是的。”焕丫笑道,“混糖是面粉里加上熬过的红糖一起和面,面团的味道就会不一样。”
宋母啧了一声:“那这成本不是就要高一点了?”
“是,不过咱们去镇上了也是按照五文一个卖,不会亏的。”
焕丫之前就算好了,她不可能原模原样的做红糖锅盔。
对于镇上的人来说,他们早就吃惯了桂英做的口味,第一反应都会觉得桂英做的是最好的。
她不过是一个“后来者”,所以要有点新意才是。
“那你熬糖,我给你做。”
焕丫点头,很快把锅盔的馅料调好之后,开始熬糖。
熬糖讲究火候,太大了会糊锅,太小了熬时间长,味道也容易变差,不温不火就刚刚好。
熬好的糖浆倒在面粉里,不用再加水了,就这么一起搅和匀,等着醒好了才开始揪剂子。
一个一个摆在灶头上,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焕丫的锅盔已经全部弄好了。
她照旧带上自己背篼和火盆,宋母也背了一背篼,两人给宋天成留了饭后,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
宋天成目送两人离开,关上门后,和大虎面面相觑。
“好了,现在只剩下咱俩了。”
“汪汪!”
大虎蹭了蹭他的腿,又跑到了屋檐下的窝里待着。
宋天成看了它一眼,操控着轮椅走到了灶房,自己打了水洗漱后,又转了出来。
他现在倒是可以走上一段路,但最多也就是从堂屋走到大门这么远,再远一点腿就会疼。
他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更不想自己的腿再出什么意外,所以能坐轮椅,便尽量坐轮椅。
要是想多走两步,还得靠拐杖。
不过,他在院子里看了一遍,又去了趟后院把那些家禽都给喂了,也没找到合适的棍子。
“罢了,还是等娘回来再说。”
宋天成想着,等娘回来了,让她帮忙找根棍子就成。
巧的是,宋母也在惦记这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