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我大楚帝国应展现海纳百川之胸怀,应天时顺民心,方为正理,切不可错失良机,则悔之晚矣。”
\n
“启奏陛下,臣有异议。”
\n
他的话刚说完,刚转任财政部大臣的章怀忠站出了班列,施礼后说道;
\n
“微臣以为,此事宜从长计议,不可擅专。
\n
英吉利国虽历经南非战事重挫,虎威犹存,盖因此为陆地战争,不伤及英国皇家海军实力一分一毫。
\n
作为英国干涉世界事务的核心军事力量,皇家海军的实力令世界侧目,非到必要时候,当慎而重之。
\n
澳大利亚事务,决然避不开伦敦干涉之意志。
\n
所谓独立,并非完全的放任自流,只不过屈从于财政压力,所进行的制度变革而已。
\n
值此重大利益关口,宜少动不说静观其变,潜为谋划方为上策。
\n
一旦表明意图,则无可挽回矣。
\n
如此事事落入下风,则与英吉利国交恶,互相猜忌,且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于事不美。
\n
故臣以为,当韬光养晦,引而不发为上。
\n
些许浅知拙见,恭请陛下教诲。”
\n
章怀忠的意思很清楚,谋取澳大利亚乃是大楚帝国长久之战略,但不可急于一时,也不可匆忙表态站队,反而落了下乘。
\n
若如此,便大幅度压缩了自身政策回转的空间,平白的制造了难度。
\n
随后众臣纷纷表态,各自站位激进派和稳重派,最终内阁重臣竟然不分高下,双方各具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