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孰强孰弱。
\n
吉字营官兵有心为自家主帅曾国荃找回场子,人数居多,场面上占据优势。
\n
郑国辉麾下的绿营兵(注,朝廷收编后就不能称为通州民团,而是在制的督标营)装备精良,尤其60杆火枪在面对面十几米的距离内,这杀伤力可不是玩的。
\n
一时间剑拔弩张,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n
四周百姓惊慌失措的纷纷走避,商家店铺也匆忙的关门下板,生怕两军火并殃及自己。
\n
在朝廷序列中
\n
有“兵、勇、丁、卒”四类。
\n
所谓“兵”即为朝廷正规军,兵部有编制,每月领取俸禄,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n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是朝廷正规军,八旗军以驻防将军为最高长官,绿营兵以提督为最高长官。
\n
郑国辉所部隶属于江南提督福珠洪阿麾下,所以称之为“督标营”。
\n
绿营兵隶属八旗驻防将军统领的,称为“军标营”。
\n
隶属河道总督统领的称“河标营”,隶属漕运总督统领的称“漕标营”,以此类推。
\n
“勇”则是乡勇,郑国辉以前率领的通州团练就是乡勇,大名鼎鼎的“吉字营”同样是乡勇。
\n
朝廷不负担乡勇的薪俸,由各地官府和地主大户自筹银两,战时召集,战后遣散。
\n
“吉字营”这样的民团乡勇敢和正规军叫板,足见其平日里有多狂妄。
\n
“慢着……”
\n
郑国辉看着双方一言不合就要开打。不得不出言制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