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说苗沛霖此人,在汇聚金陵的清军中那是大大的有名。
\n
苗沛霖是皖北豪强,本系凤台苗家寨人,原是乡村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
\n
在太平和捻军起义兴起后,他认为“此丈夫得志之秋也”,遂投奔捻军。
\n
不久归乡,谋办团练,强调“必筑寨、积粟、治兵,可自保”,得到当地士绅的支持,被推为首领。
\n
“连圩数十,拥众数千,沛霖之名震两淮”。
\n
后被清军将领胜保所笼络,授以五品官衔,职任四川川北道,督办安徽团练。
\n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n
英法联军进犯京师,咸丰帝逃往承德,苗沛霖认为大清朝时穷力竭,覆亡时机已到,遂高举义旗反清。
\n
说实话
\n
此人捣腾的劲儿真是蛮大,那真是反而又降,降了又反,当真是在皖北闹出了诺大的动静。
\n
苗沛霖提出“先清淮北,次清淮南,不患大事不成”,遂打出反清旗号,并派人与捻军和太平军联系,接受了太平天国“奏王”的封号。
\n
可惜此人时运不济,当太平军安庆失守,战局逆转时,苗沛霖又再次投靠湘军,率兵与湘军夹击捻军,并谎骗陈玉成至寿州,绑送至军中邀功请赏。
\n
就这么个翻来覆去的小人,想想郑国辉怎么能够忍受被其拉踩?
\n
这一番话说的入肉三分,引起了周围一众团练轰然叫好声,嘻嘻哈哈的掌声不断,很多人出言声援。
\n
路不平有人踩,何况这些战争上搏杀的粗坯呢?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