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云层厚。
不是农忙时节,下雨了可以不出工。
清静的村庄,只有隐约几声鸡鸣犬吠。
池水满了,秧塘里的叶沤烂,放眼成一片浓绿。
堂屋中央,天井雨下如注,灌进屋内的池里,再顺着水道溜走。
昨天小队里一个热情阿叔带着他认识好几种野菜,春天正是野菜繁茂的季节,就是上工时候不准摘,得等到放工了没人管你才行。
就是雨水斜飞,他裤腿不仅湿透,还沾了飞溅起来的黄泥。
斗笠挂到墙面上去。
陈吉庆笑眯眼,他是小麦色的肌肤,笑起来十分健气,“诺,这是荠菜,和换回来的鸡蛋一起炒好吃;这是折耳根,凉拌不错;这是疙瘩宝草,能泡水当茶喝……”
他们的补贴有限,昨天到供销社门市部里用票证和钱换了点米油肉蛋回来,又换了生活要用的草帽斗笠蓑衣杂七杂八的项目和家具。
总之,花销如流水,这个月的补助费一下子花去了一半。
初来乍到的知识青年们明白,要适应这里的生活,除了努力挣工分,还得把门前屋后的一切资源利用起来。
陈吉庆就去找些大山的馈赠回来先吃。
买鱼苗回来,等秋天就有鱼吃了。
兰听寒颔首,“嗯。”
水鹊高兴道:“太好了!那我去问问观梁哥,哪里能买到鱼苗。”
蓑衣是新的,棕树的黄棕编织而成,针线密实,下摆自然舒展开金黄金黄的颜色。
等不及其他人阻拦,他转身飞入雨中。
看蓑衣披挂在那纤细背影上,像一只金色的雨蝴蝶。
兰听寒下意识摩挲指节。
水鹊高兴得过了头。
村里主要的道路铺设了青石板小道,青石数十年来让不知道多少的脚踩踏过,踩得发黑乌亮,下雨天更加湿润水滑。
这青石板路位于低处,上面土坡被雨水一浇,黄泥水滋溜溜流到青石板上。
他是往前倒的,要是往后倒,让背后的蓑衣作垫,可能还会好点。
不远的篱笆门却打开,李观梁在雨幕里发觉了熟悉的身影摔倒,迅疾地冲出来找他了。
李观梁关心则乱,问他:“能走吗?我背你?”
李观梁小心地搀扶着他往自己家去。
水鹊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秆铺。”李观梁说,“想今天中午到知青院给你送过去的,床板上面垫这个,会软一些。”
李观梁蹲下来,将他裤腿小心挽起,小腿肉白腻,好像阳春山上雪。
要是李观梁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不会多看一眼,他干一下午活儿,说不定就结痂痊愈了。
李观梁找来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