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宫里出身的那种。对,就是你们想的那样,是老太监呀!
\n
“宫里出来的?这些人居然还好好的?还住在一个地方?”
\n
这事儿陆长鸣是一点都没想到,为什么呢?因为宣统退位的时候,已经遣散了绝大多数的太/监,等着到了1923年,再次遣散之后,最终留在宫里的,不到20。而现在是1950年,这么长的时间……人早就应该全散了才对,怎么这京城还能留下这么多?还能凑在一处过活?
\n
“听他们说,最初开始开始遣散那会儿,出宫的一下就又一二千人。有家的还好,没家的基本都没处去。所以当时有些个人就凑了点钱,在京城买了宅子,聚集到了一处。”
\n
嗯,这个可以理解,这些人几乎一辈子都在宫里生活,出来后猛地一下不知道该往哪儿去是正常的。交好的合拢成小团伙,想报团取暖也是常理。
\n
“后来,有一技之长的,想法子去做工混口饭吃散开了些。没什么能耐的,还有好些年纪大的,见着寻不到活路,走出去又不受人待见,很多都自尽了。”
\n
嗯,这个也确实,就是陆长鸣,在京城这么多年,也曾听过一二出这样的事儿。可这又和何雨松去的地方有什么关系呢?
\n
“可人死了些,那当初买下的宅子却还是在的,很多在外头做工求活的,年纪大了,没地方去,兜兜转转的就又回来了。他们没家人、没孩子,没地方养老,就想着回到这里,好歹相互做个伴,早死的,也能有同伴能帮着入个土。”
\n
哦,要这么说,这倒是没什么问题了。可这样的地方,何雨松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又是怎么想到要去那里做什么帮助孤老的事儿的呢?
\n
“如今这几个院子里住着的,有不少人手艺都挺不错,像是我去的那个院子里的一个老太/监,那早年就是专门给宫里的娘娘们熬粥的,那手艺可好了。我,我就是有一次路过,闻到了味儿,感觉特别香,又分辨不出食材,才寻上门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