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礼法上来说,虽然还是略有些牵强,但正当性已经足够了。
\n
刘备都能以不知道多少代之后的皇叔的身份建立蜀汉,雁来至少在血脉上无可争议。
\n
至于这到底是雁来本人的想法,还是白行简、柳公权两人自作主张,就不好说了。
\n
但他们肯定不能随意否决。
\n
“那就先递上去看看吧。”最后礼部侍郎拍板道。
\n
反正这事,他们也只是拟个章程,还要送去政事堂覆核,通过之后,再上交到雁来那里,让她来拍板。
\n
礼部不能否决,几位宰相难道就能吗?宰相不能,秘书团就更不能了。
\n
一半是不能代替雁来做决定,一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试探一下雁来的想法,于是这封奏折,就这样一路顺利地递到了她面前。
\n
雁来一看就忍不住笑了。
\n
她之前怎么说的来着?现在朝廷官员也算是培养出来了,一个个都是合格的、会自动自觉替她做事的工具人了。她这边都还没操心到那么远的地方呢,他们就已经想在了前头。
\n
这种工作积极性还是应该鼓励的,雁来提笔写上了“照准”二字。
\n
说起来,他们给她准备的墨,好像也从一开始就是红色的——按理说御笔才能朱批来着,虽说有时候皇帝也会让宦官代批,但宦官和臣子,又是不一样的。
\n
礼仪,虽然朝臣们很重视,但在雁来看来,是这件事里相对没那么重要的部分。
\n
事实上也确实不需要她做什么,只要在对方行礼的时候做出应对就行了,到时候礼部的官员会在一旁引导,不用担心出错。
\n
所以雁来批复完,将奏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