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殷玉瑶不想买太破的宅子,否则后续的修缮费用都够再买一套的了,实在是不值得。而如今除了这些刚返还的宅子因为政策原因给办了全权,找个关系可以买卖过户一下,其他的宅院房子都没有产权证的,得再等一年国家正式开通了房产买卖政策,到时候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
殷玉瑶也不着急,和李二说就有合适的再说。不过李大路虽然没找到好宅子,倒是找到一些好木头,是一位姓陈的老爷子存的,都是上好的紫檀足足有二十根,都埋在自家前院的地里。
因为前院不种东西,这些年也没人发现,直到去年年底老爷子去世前才把埋了木头的事和他的孙子说了。陈老头的孙子陈裕民以前只听他爷爷说过去有权有势的人家做房子打家具才能用紫檀,普通老百姓连做梦都不敢想,让他好好留着这木头,以后结婚了打家具。
陈裕民对此嗤之以鼻,如今有钱盖房子也是砖瓦房,也不是非得用木头上梁。再说了,现在市面上有好看的板式家具,若是有钱买那个才有脸面,这老木头的打出来的家具笨重不说,说不定还会惹上事,没得麻烦。
李大路三教九流的朋友混的多,别看他年轻,但四九城里各家祖上干嘛的,做啥营生他都摸的清清楚楚。因此殷玉瑶要的东西谁家能买到他也大概有数。
这陆裕民最近相看了个对象,两边都相中了,只是人家女方要求三转一响不说,还要求给小两口的新房买上新家具。
陈家虽然有个砖瓦房,也是家里传下来的,家里前些年撇清的快所以没出什么事,但其实也没多少家底子。如今家里就一个陆父是正式工人,陆裕民靠着父亲在厂里当临时工,爷俩工资倒是能养活一家人吃饭的,偶尔吃肉也能吃的起。这些年也攒了些钱,但是要按照女方的要求结这个婚起码得五六百块钱,他们家存款差着一百多呢。
但是婚事就这么黄了也可惜,毕竟女方是正式职工,要不是陆家有大砖瓦房,住的也宽敞,人家女方未必会找陆裕民这个临时工。
陆裕民想着结婚的事未免发愁,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