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慢慢的移动着。
\n
“琰儿,为,为父怕是撑……不下去了,为父这……这辈子,惟有两大憾事,一是没有把你嫁……嫁送到卫家,二是不能报效陛下,为……为陛下分忧……”躺在马车内的老者,正是大汉左中郎将蔡邕,自从洛阳出发时,他眼见百姓遭殃,古都焚毁,皇帝被董卓威逼,急怒之下,便一病不起了。
\n
这一路走来,病势欲加沉重,要不是董卓为收拢天下士子之心,对蔡邕这个名儒格外器重,沿途都派太医照顾的话,他此时怕早已经一命呜呼了。
\n
“父亲,您不会有事的,只要过了黄河,队伍就会停下来,到时候您的病就会好起来的。”蔡琰凄婉的伏身在蔡邕身前,安慰着父亲说道。
\n
“唉……”蔡邕长长的叹了口气,目光柔和的看着女儿,喃喃自语道:“琰儿,董卓这次北渡黄河,可谓是穷途末路,可你若是随着队伍前行,我终究是放心不下啊,它日我一旦归西,你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n
“丞相,船只已经备齐,是否下令登船?”黄河渡口上,董卓领着部将,屹立在渡口之上,正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后方队伍时,部将李倔恭声请示道。
\n
“丞相,这百万之众,要想全部渡过,怕是需要半月时间,可下令在左右两翼,扎下营寨,以防备不测,然后命前锋十万精兵,护送天子与百官,先行渡过去,然后在陆续运送物资和部分兵马,与民众一起渡过去。”李儒看了这长长的队伍,心下隐隐有些担忧,沉思之余,遂出声说道。
\n
“不过为安军心,丞相可暂且留在渡口,待大军尽渡之后,在行渡河。”李儒思虑再三,鼓起勇气接着说道。
\n
董卓想起今早吕布从潼关,送来的战报,得知马超大军镇守潼关,吕布攻关接连失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决定立即北渡黄河。
\n
听罢李儒之言,董卓皱眉想了会,心下接受了李儒的第一个计策,但却否决了他的第二个主意,当下借口道:“陛下渡河,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