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耍蛇者们发展出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仪式。
印度有蛇庙、蛇村、蛇舞、蛇船赛,每年还有蛇节。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仪式,许多印度教徒会在蛇节那天给蛇神献上鸡蛋和牛奶作为供品。最近几年印度政府着力发展旅游业,全力挖掘本国古老的传统文化项目,而雪拉莱市因与蛇共舞了数百年,被印度人视为“蛇节”的发源地,故印度旅游部门将之列为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8月份的蛇节,雪拉莱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会不约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们将捕来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庙宇里“囤积”。
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种有关蛇的节庆活动——蛇船竞赛,犹如我国端午节的龙舟竞赛。竞赛点岸边椰树葱郁高大,铜锣、鼓声、号子声此起彼落,一 艘艘蛇形船在进行着角逐。这便是喀拉拉邦河兰慕拉、乾帕库兰、科塔雅地区传统的欧南节蛇船竞赛的盛况。赛船的船头是一个生动的蛇头,吐着红色的信子,60 米长,高昂水面14米的蛇头吐舌翘起。蛇船竞赛在当地被看作是每个村庄的大事,因此都选拔强手参赛。参赛选手身穿白色衣裤,缠白头巾,手持短划桨,每艘船 上还点缀着或红或黄的伞。竞赛时,选手们整齐地分坐于船的两边,按船上歌手短促高昂、节奏鲜明的号子奋力划桨。刹那间,上百艘蛇船竞逐,水花四溅,号子 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如若胜利,全村人都要为他们庆功。
四、印度耍蛇的种类
在印度,耍蛇者通常会使用几种蛇类,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眼镜蛇,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吸引大家的注意,并起到极大的视觉震慑效果。
眼镜蛇有着神圣而可怕的形象,在印度神话中它甚至具备了无上权威的神格。印度主神湿婆颈上总缠着一条守护的眼镜蛇;掌管宇宙的大神毗湿奴就经常躺在“千蛇之王”舍沙之上。在印度的宗教节日里,亦有对蛇的崇拜习俗。
印度眼镜蛇,是眼镜蛇属中的重要代表种。是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因此得名。此蛇种及整个眼镜蛇属的学名关键词“Naja”,语源来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它的毒液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印度眼镜蛇是印度四大毒蛇中的一种,它们在印度被称为圣蛇。印度眼镜蛇全长平均1.9米。最大长度为2.4米。印度眼镜蛇最为人所知的特征,是它头部至颈部的皮折,每当进行猎食或感应到危机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度眼镜蛇都会展开两侧的皮折以威吓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