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推出“耍蛇人培训”计划。参加过政府培训的耍蛇艺人将正式成为国家动物园的驯兽师,被冠以“爬行动物专家”的头衔。耍蛇人将想来动物园参观的 孩子们讲解野生动物的趣闻和丛林生活。此外,政府将建立“耍蛇人专线”,为市民捕捉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但在巴基斯坦,耍蛇也被认为是合法的行为,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巴基斯坦政府在信德省南部专门划出一块保留地供“蛇人”部落居住,让这个传承了上千年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
尽管社会文明进步,千年耍蛇文化面临消失,但我们仍能在南亚各国,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以及泰国等地,看到浑身缠满蛇的印度流浪艺人及耍蛇人。这些表演者身上的蛇能伴随着笛声起舞,为主人带来收入,展现了这种传统技艺的生命力。
总得来说,印度耍蛇文化历史悠久,与印度人对蛇的崇拜密切相关。在印度文化中,蛇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尤其是眼镜蛇更被尊为“善蛇”。因此,耍蛇人在印度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声望。
二、印度人耍蛇的技巧与秘密
千百年来,印度一直活跃着一群耍蛇人。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几个大小不一的篮子,耍蛇人吹着一根自制的葫芦形蛇笛,便构成了他们的全部家当。大多数人对蛇宁可敬而远之,而印度蛇人则把它们看做朋友。其实,蛇的智商很低。它听不到声音,但是能敏锐的感觉到震动,是经过训练的,当耍蛇者发出特定的信号时,蛇就会从竹篓里钻出。而且蛇随音乐舞动身体并非真的跳舞,蛇是追随笛子的颤动而摇摆运动的,如果耍蛇者一动不动的吹笛子,蛇是不会动的。印度人从不认为玩蛇是一种职业,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研究者指出,其实蛇类是没有外耳的,尽管它们长有内耳,但它们并不会受到音乐的影响。许多耍蛇者实际上是以双手的姿势向蛇类发出讯号,而蛇类其实是根据笛子的左右摆动以及耍蛇者跺脚的震动,才会作出多种扭动身体的动作。而耍蛇者的这些技巧都不会被在场的观众容易看得出来,因为他们是厉害的掩眼法高手。
除了笛子的震动,耍蛇人还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药物或气味来增强控制效果。例如,他们可能会使用胡椒、鹿茸和其他特殊植物的叶子研磨成粉,再配以泉水和其他调料,制成一种控制蛇行为的灵药。这种药物或特殊气味能够帮助蛇更容易地跟随耍蛇人的指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耍蛇者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