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弘乾吊了几天吊针,又连续吃了几天的药。
身体好得差不多了,就继续上工干活儿。
不过他被分到了跟他爸、妈一组。
他们下地干活儿,李爱花在家也忙活得不行。
除了做饭、送饭,带着周怀恩上山去捡山货,还要把地里熟得不能再留的粮食收了。
秋收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不用再上工的胡林和周怀民,也没休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吃了早饭,就背上背篓上山捡山货去。
缓解李爱花在家忙得手脚并用的情况。
今年家里人口增多,前两月家里就在买粮食吃了。
要不是家里有前两年的余粮,怕是夏季的时候就要买粮食吃了。
因此捡起山货来,个个都干劲儿十足。
要多捡些山货,靠着这些山货也能撑到年底结算时,不再去买粮食吃。
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秋收彻底结束,上工的大人也都闲了下来。
但他们工作强度跟孩子不一样,所以歇了两天这才开始上山捡山货。
也去地里背些稻草,麦梗和苞米秸秆回来当火引子。
傍晚的时候,就在家帮忙收拾自留地的粮食。
把晒干了,需要脱壳的粮食挑到保管室去,出钱打磨。
一连十来天,大青山上都热闹非凡。
周家人没见过这景象,都觉得新奇。
一天除了吃饭,都在山上家里两头跑。
到十一月,山货捡完,村里又恢复了上工。
要把地都翻出来,种上春麦。
李爱花也把自留地翻了出来,种上过冬的蔬菜。
胡林上山恢复了陷阱,继续今年最后一个月的挣钱之途,和李爱花合作存过冬的野味。
雨季来临,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
大伙儿都开始上山砍柴,准备过冬的柴火。
胡家今年多了周弘乾,当然柴火数额也要耗费不少。
两人天天上山砍柴,也足足砍了小半个月才备好家里人过冬的柴火。
歇了几天,年底结算就开始了。
周家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周家和胡孝义挑上箩筐,背上背篓去保管室分粮食去了。
到周家领粮食时,周弘乾跟着胡孝义有样学样,也拿出一半粮食换成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